情与理之间的抉择20161126

2016-11-27  本文已影响0人  蓝狐日记

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道理与情感之间是否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我有时候偏向道理一段,争得了道理上的胜利是否是真正的胜利呢?也许在家庭里情感往往比道理更重要。有人说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很多时候不理解这句话,就像看到了很多标语,直到遇到了一些事或突然顿悟后理解才更深一层。

家庭往往是情感的纽带,在情感的联系上讲道理才能够说服别人,而有时候是为了讲道理而讲道理,陷入了一种谬误,我们这么做并非是为了像辩论选手那样争论对错,而是想与其建立连接,情感上的链接,以情才能够动人,而理是逻辑的象征,有些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

最近在看到一个人在说服人的时候确实有一套,在家庭教育方面并不觉得很成功,因为太娇惯孩子。但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流露让我值得学习,为什么他能够与他人做情感上的连接,讲话别人愿意倾听。为什么我总是拒人于千里之外,为什么我所说的并不是别人所乐意接受的呢?我是否与别人有情感上的链接,我是否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呢?用户视角自己在学,而转眼即忘。普世道理每个人都懂,获得别人认可并不能总用理来说服别人,往往是赢得了理,输了关系,那对自己又有什么帮助呢?

延伸到写作,为什么我发的文章会没人看呢?自我视角与上帝视角与用户视角之间存在着差别,而这些差别需要自己悉心体会,逐渐转变思路,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问题。

每个人都喜欢听故事,我写东西的时候是否能够加些故事性的内容以补充逻辑观点的不足,让人更容易理解其内容。情理+故事+用户视角,我想是能够打动别人的有效方式,我写的东西偏理性的多一些,感性的东西能够产生情感的共鸣,在《我是演说家》这一季中的最后决赛中,《碎片化的学习之道》往往比许吉如将的自己在受到别人别人质疑,然后理解在选择做真实自己和导演要求的自己中间做一个权衡要好一些,因为受众往往是喜欢学习的人,在碎片化学习时代,自己也会遇到相同的问题的人更多一些,产生的共鸣会较大,而会有人有许吉如的情况,只是所能够有共鸣的观众会较少,不是说哪一篇演讲好或不好,突破自己的人往往受人尊敬,但观众会偏向对自己影响大范围的选择,虽说有些后见之明,每个人在自己的世界中做到最好,在相比之下策略的不同,前期的调研与用户的理解能够很好的帮助自己获得支持。

情与理并非是不可跨越的鸿沟,而只是自己的段位不够,不能够很好的运用将其融合而已。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