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历史军迷

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

2017-03-25  本文已影响266人  梁宵
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

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御侮之战,一场卫国战争.经过八年血与火的洗礼,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近百年来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作为抗战主战场的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战时期究竟发挥了多大的作用,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多大的贡献,我们该如何评价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呢?

2005年胡锦涛在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全国抗战初期的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这应该是中国政府难得的一次正面肯定国名党正面战争的历史作用。

但是,对于国名党抗日的正面战场,一直以来我们的认识都存在着偏颇。在我们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大学的历史教育中,甚至一些影视作品的宣扬里,我们一直有这样的认识: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及其敌后抗日起了决定作用,中共及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战英勇无比,与日军交战打得日军是落荒而逃.与此相对,国民党军队则一路败退,从东北退到西南,从南京撤到重庆,差点跑到成都。国民党军队腐败无能,只会打内战、镇压共产党及一切反对势力,与日军交战往往一战即溃,望风而逃.对于这样的描述,我们是屡见不鲜,在此不必一一列举,每个人心中有数.当然,这是与我们长期的宣传和教育分不开的,欲显胜利者的光辉与伟大,其手下败将自然难逃其咎。

然而,坦率地说,正确认识好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和地位,对于当前的我国社会,有很重要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对台湾问题的何去何从,甚至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看待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还是应该以历史事实为主,以团结国民党人为基础,这样,才能做到正确、客观.抗日战争史一直是作为中共党史的一个阶段史加以描述的,因此难免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这主要表现在,仅强调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而忽略甚至否认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关于正面战场的描述,经常使用的字眼是“一溃千里”、“不战而逃”,而对于国民党的评价,强调的也是“消极”、“妥协”、“分裂”、“反共”等等。即使有时提到正面战场,一般地也只是介绍和表扬国民党官兵个人,而对指挥者经常的评语则是“片面抗战”。这样的描述,不符合历史实际,容易产生误导,似乎国民党在战争中没有起到一点积极作用意识形态的对立而造成的上述分歧,对抗日战争研究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

历史并非可以随便戏说,它既要合乎历史存在的真实,又要合乎历史发展的逻辑。那么,怎样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呢?我们只要简明地梳理一下那段历史,就不难从中得出接近历史真相的结论。

1937年7月,日军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全国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初期抗战,虽然有许多失误, 即国民党存在侥幸心理,企图依靠国联,从而执行片面抗战路线和消极防御作战,加上国民党军队思想混乱,派系林立等因素,造成了许多本来可以避免的损失,但它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仍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了极其重要地作用:

第一、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力。国民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大规模会战。如淞沪战役、南京保卫战,晋北忻口战役、徐州和武汉的战役,都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由于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在 3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使其陷入长期战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使日军兵力分散,战线延长,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支援了中共的解放区敌后战场的开辟,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四、国民党中爱国官兵的抗战英雄业绩,振奋了民族精神,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和进步,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所以,认为正面战场是消极抗战的结论违背历史事实。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是以史为鉴,国民党的历史是悲哀的、可耻的。我们必须汲取其中的经验和教训,有些人的错误思维和言论是根本错误的,甚至是可耻的,是必须要放弃的,历史是一面镜子,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某些人的真实面目,以史为鉴,我们才可能避免悲剧的重复,对日本的认识如此,对国民党的认识也应该如此,关键在于为现实服务,科学、和谐地发展好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