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的奇点跃迁
作为一个薅羊毛党,却热爱断舍离,不知道两者间是否有不可调和的冲突。我个人是经常会感受到一些比较“艰难的选择”。
比如看理想或微信读书赠送我7天会员,我就想这个免费羊毛不能不薅,得好好利用,然后给自己定一大堆听书、读书目标,其实可能也没多大,但总是比我能完成的大。
后来发现自己根本完不成,由此怀疑这个羊毛的价值,是否值得薅?我是被一种强迫性的薅羊毛的欲望驱使的吗?没有读完听完的书,你要断舍离吗?好像也有一种强迫性的断舍离的欲望,希望一个事情能迅速了结而不是被搁置,尤其是当你搁置得太多。
但由于是官方赠送的会员,过期没有完成也就没有完成了,我是不可能充值去看完听完的,于是就会出现下面的情况。我听了《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播客,随手记下一些笔记,因为懒惰和贫穷半途而废,无法继续,现在甚至不太能想起来我到底听了什么,那这些笔记我留着有何用呢?
它一直占用我的内存空间,无论是实际的电子内存,还是我的大脑内存,保持着未完成的状态,“未完成”这三个字狠狠刺痛了我。我脑海里有一个场景,就像是我的个人图书馆,每一个书架上、空气中,都是白底大红的未完成三字,就像是一个大大的叉,又像是大大的嘲笑,嘲笑我的不自量力,嘲笑我的懒散与无知,嘲笑我的贫穷与拮据...(最后一个属实夸张了,为了排比。只能说:有,但不多。)
然后,由于简书的日更规则,有一天接近零点,我已经来不及去找和整理其他笔记了,先发出去再说。然后过几天我终于就这个行为进行了深刻反思,写下了上面的文字。怎么说呢,也算是了结了。
回想起来,对于事情完成的执念,就像是对问题解决的执念,没有错,但不能过。因为我们终究都是凡人,人生能完成一些事,解决一些问题,已经是幸福。如何能妄想完成所有的事,解决所有的问题呢?但认识到这一点,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应该朝着完成和解决的方向努力,乃至拼劲全力。毕竟,那是我们的目标和理想啊。
对于那些自大的妄念和对你已无意义的执着,要妥善处置,然后断舍离。我终于成功迈出了这一步。
以下是毫无参考意义的我的《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笔记,这就是我给它的归宿了,可能是暂时,也可能是永久,比留在我的手机里吃灰好。
320万年前 Lucy古尸 古猿
1984 男孩10岁 150万-160万年前 直立人 1.6米
非洲老祖母
线粒体夏娃 14万年前
Y染色体亚当 6-7万年前
第一个是在河南的仰韶文化,第二个也在河南,是安阳的殷墟,第三个是在山东的龙山文化。
良渚文明 五千年前 消失
现代国家概念倒推历史文明
夏朝的考古证据
苏东坡,“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也不过是一瞬间,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都似乎是永恒。
相对于地球五十亿年的自然史,相对于人类五百万年的进化史,文明只有一万多年的时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更只有短短的五六千年。
有人打了一个比方,说把地球的历史算成一天的二十四小时,人类“有史以来”不过就是最后一秒钟。但是,这个说来短暂的全球文明史,实际上也经历了一万年之久。
前三国时代 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 汉帝国 西罗马帝国 安息帝国
后三国时代 隋唐 东罗马帝国拜占庭 阿拉伯帝国
公元7-8世纪 丝绸之路 欧亚大陆上三大宗教并立 粟特人:伊朗语系复国记 “昭武九姓”
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里面记载,粟特人 “利之所在,无所不至”。
6世纪中期突厥人崛起 可汗
天可汗
李世民:“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公元755年,粟特与突厥的混血儿,安禄山发动叛乱。幽州节度使驻扎在范阳,也就是现在的北京。
“自古胡虏无百年之运”的说法
明教 摩尼教
隋唐以前的五胡十六国、北朝称为“渗透王朝”,隋唐以后的辽、金、元、清称为“征服王朝”。
但是在“剑桥历史系列”,这个20世纪以来世界上最重要的历史著作里面,包括《剑桥中国史》《剑桥伊朗史》《剑桥俄罗斯史》《剑桥印度史》《剑桥内亚史》《新剑桥伊斯兰史》《剑桥世界史》,每一部都有很长的章节乃至一整卷书写蒙古时代。
《剑桥蒙古帝国史》这本书,汇聚了各国的顶尖学者共同编著,两位主编学者则分别来自以色列与韩国。
早的蒙古语史书
《蒙古秘史》,又叫《元朝秘史》,是蒙古人用蒙古语书写的第一部史书。
余大钧先生译注的《蒙古秘史》和蔡美彪先生的《成吉思汗小传》
复旦大学姚大力教授写过一本《追寻我们的根源——中国史上的族群和族群及国家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