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1写在我工作十五年之际

2019-12-21  本文已影响0人  清新小语

        近几天,利用暑假时间,整理自己工作以来的种种获奖业绩。除了按时间,也按获奖级别进行归类整理,惊奇地发现:自己工作近13年,前七年的发展轨迹比较相似,而近五年呈现不同的发展轨迹。具体表现如下:

1.2005---2013年九年间,属于工作初期。获奖级别多居于区级,且类型多属优课竞赛类,尤其是区一等奖的较多、区优秀班主任一次、论文少之又少,参与了一次课题;

原因分析:(1)工作初期,无意识地自由生长阶段,那个时候听得最多的评价是“你的综合素质不错”。也许是普通话一级乙等让我在同龄人中略有优势,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的确较一般敏锐;(2)当时的评职称不如现在激烈,再加上多数人对教师这一岗位的专业发展少规划,对赛课、等比赛不是很感兴趣,我就无意中多了不少机会;(3)不足:这一阶段的教育教学其实还是浅层感性阶段,阅读积累缺乏、对考试研究浅薄、对教育教学潜心研究少、写作少。

2.2014--2018年五年间。获奖级别,市级开始居多、论文、教学设计获奖居多。综合表彰有一次,市论文、教学设计竞赛四次。

原因分析:(1)“初中语文雏燕奋飞培养对象”活动让我走机会开阔眼界见识优秀学校老师文本挖掘,也给我带来了一次观摩课机会、一次学科综合表彰;

(2)“教育硕士”让我学会用研究思维面对学科,对学科开始了理性的思考。而硕士毕业论文也带来了两次论文参赛的机会;

(3)渐渐的理性思维让我对教学设计产生思考,也就产生了比赛获奖机会;

(4)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大家基本不感兴趣参加。学校安排我参加后,不负众望,分获市一、二等奖,区一等奖,论文二等奖;

(5)班集体情感教育课、杏坛杯赛课(纯属意外)、全国新媒体新技术课是学校给予的机会。

(6)不足:由于自身懒惰错过了一些机会(一师一优课、新媒体新技术课等);对考试研究还要坚持;懒于动手(写文章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