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囤积症吗?
有一种病叫“囤积症”
它会让你既执着于回不去的过去,又焦虑于不可知的未来。
过多的物品是否让你觉得有负担?学会断舍离,就是学会舍弃不必要的一切,真正的认识自己。
“囤积症”不是勤俭持家,而是——有病。
山下英子在《断舍离》一书里说:不用的东西充满了咒语般束缚的能量。
住在一个:充满了咒语般束缚能量的垃圾暂放室,人怎么会感觉心情舒畅呢?
可是,为什么要把这些“垃圾”扔掉这么困难呢?
扔不掉东西的人,可以分为三种。一是逃避现实型:
一是没时间待在家里,也没办法收拾屋子。找各种各样的事让自己忙碌起来。反正家里乱七八糟也更加不想待在家里了。
二是执着过去型:过去的东西非收着留着当宝贝,留恋过去的幸福时光。
三是担忧未来型:囤的东西主要为将来不知何时会发生的事情着想。
看完这些,你会发现,既执着于回不去的过去,又焦虑于不可知的未来。总之就是成功地让自己没有全心全意地活在当下。
有病就得治。
“囤积症”发生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不仅是现实的物品、衣物、食物杂物,还有信息、app、人脉、旧的回忆,
“囤积”无处不在。我们的心,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空虚、匮乏。
微信收藏夹里存满了各种文章,当初只看了开头觉得好就收起来,想等哪天有空再看结果再没看过。
手机上下载了各种好用的APP,结果除了占用内存后来都没怎么发挥过作用。
听说还有囤人脉的,三教九流的人都结交应酬,只怕将来有一天会对自己有帮助。
但实际上,真正需要帮助时,这些交情不深的人他未必会帮你,而且你也不想去找他。这些,本可以都“扔”了的。
一般的囤积行为并不是什么严重的心理疾病,但多少都表现出,我们过于焦虑未来,或者迷恋过去的一种心态。
囤积、压抑,长此以往,就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俗话说:有舍才有得。什么都想得到的人,最终什么都得不到
清理掉一些家里用不上的东西,换回一个舒适整洁的居家环境,让每次回到家的感觉更美好。
清理掉一些无用的社交,让每段关系都脉络分明,再好好维护,让情感世界更坚定更有温度。
清理掉一些心头杂念,让自己轻装上阵地面对生活,每天保持身心愉悦,过好当下的每分每秒。
毕竟,过去回不去,将来还未来,只有当下,才是我们能把握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