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阅读251/300】《自主阅读》

2021-06-20  本文已影响0人  琥珀一小步

【快速阅读251/300】《自主阅读》不是学校不努力推动阅读,而是没有找到一个有效、科学推进阅读的方法——刘殿波。《阅读的力量》中提出了自由阅读的重要性。自由阅读就是无压力阅读学生为了兴趣而阅读,不需要写读争报告,不必回答每个章节后的问题,也不用为每个生字査字典。

        克拉生教授在《阅读的力量》中用大量的实例和数据证明,大部分老师花了大量时间在课堂上教字词句、语法规则、语文知识、阅读方法,这些基本上是在浪费时间,远不如让孩子自由阅读,因为教师的大量讲解和学生的大量练习只会让学生更讨厌阅读。

        自由阅读是“唯一能同时使人乐于阅读,培养写作风格,建立足够词汇,增进语法能力,以及正确拼写的方法”。他还证明,自由阅读不仅对学习母语有帮助,也能促进外能力快速提高。

一、可以理解且引人入胜的输入

1、“引人入胜”指听到有趣的故事并深深沉迷在书中的世界,或是因为对某个主题很感兴趣而主动阅读,希望通过阅读二了解相关信息。

2、引人入胜的输入指输入内容有趣,从而使学习者“忘了”自己在听或读什么语言。

3、只要内容确实“引人入胜”,不论学习者想不想增强语言实力,其语言及读写能力都会自然提升。

4、“理解假设”:先理解信息,才会习得语言,发展读写能力。“理解信息”指理解自己听到的、读到的内容,或者说接收到“可以理解的输入内容”。语言习得是个潜意识的过程。

5、想获得最理想习得效果,输入内容不能只是有趣,还必须有趣到引人入胜。心流=可以理解且引人入胜的输入。进步常常是无心插柳的结果。

二、提升语言能力的三大阶段

1、要发展出最高读写能力需要经过三大阶段:一是听故事,包括朗读;二是自主阅读;三是专题研读。

2、孩子爱读什么就让他们读什么,要相信孩子不会对“优秀读物”弃而不顾,只读“垃圾读物”。

3、在第一阶段,朗读者和听故事的孩子一起选择引人入胜的故事来朗读。在每个阶段,阅读或者说输入的范围都十分集中,仅限于读者有兴趣的内容,而不是什么都读,或者什么都只读一点。

三、朗读的功效与思考

1、听故事好处多,它是将母语或第二语言发展至高级读写能力的第一步。

2、朗读能够激发阅读兴趣。讲故事是一座桥梁。朗读可以增加词汇量,强化语法能力,进而提升听力理解能力;朗读还能激发孩子对书籍和阅读的兴趣。研究显示,故事书的语言和内容远比教科书更为丰富有趣。

3、朗读无益于儿童发展早期读写能力。朗读时过多的强调文字其实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读写能力,打断阅读流程不但对提升文字意识成效甚微,还可能剥夺了孩子听故事的乐趣。

四、自选读物阅读

1、自选读物就是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想发展出高级语言能力和读写能力,自选读物正是必要元素。

2、为兴趣而读。阅读内容必须有趣,才会让读者 注意到信息内容,才能产生正面影响。只要阅读的内容足够引人入胜,学生不用逼,也会自己去读书。

3、持续默读指每天留出一小段时间(通常10到15分钟),让学生在学校读任何他们想看的读物。读物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而且这样的阅读几乎没有任何附加条件。持续默读有助于语言能力的提高,这已经是教育研究领域得出的确切结果。

4、自选读物阅读能让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法能力都得到提高,使词汇量大幅增加。自选读物的阅读就像是一座桥,连通着“学术”或“专业”的读写能力。有过自选读阅读经验的人,阅读艰涩文本的理解程度远高于没有自选读阅读经验的人。

五、研究结论

1、会自选读物阅读的孩子,最后选择阅读的书也会是专家认定的优秀读物,不会只选择“垃圾读物”。

2、身处有丰富藏书环境的孩子,如果能够自由选择自己想读的书,他们并不会只读那些简单地书。随着年龄增长,他们不但会阅读越来越多的书,而且会挑选难度越来越高,情节越来越复杂的读物。

3、跟阅读相关的问题:学校藏书量,家庭藏书量,家庭读故事在于情节而不是文字细节,独立阅读,阅读教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