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伯乐推文汇总本人已辞去伯乐,相关稿件请另投!

简书上写作的灵感源自哪里

2021-12-17  本文已影响0人  悟吾尊者

在简书持续写作,己有一段时间了。从自己的这段时间持续在简书上写文章和浏览文章的情况看,关于在简书上写什么,如何写,以及素材和主题取舍的问题,特别是有些参加日更写作的朋友,总是感觉没有文章可写,有的“挑战日更”很多的因为没灵感而失败。这也让自己给自己提出来了一个问题,即在简书上写作,自己的"灵感源自哪里”?

那么,自己在简书上写作,自己的创作灵感从何而来呢?笔者结合自己的个人体会。自己写作的灵感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第一,从自己的工作中着手。在工作中你学会了什么技能,有了什么新的发现,或者是出现了什么失误,该吸取什么样的教训和经验,和以后该注意什么…等等。如我刚做仓管时,因为仓管物品太多,我为了能找东西方便,我用A4纸画一张平面图,将物品定架,定层,定档。并利编目录进行索引。那时我还不会用电脑。在述职报告中,我就将这些经验写进了报告中。以前仓管领东西非常开放,我接管后,坚决执行凭领料单领料,在仓库取走相关的东西配件,如家具连接配件的"五金包”时,必须领取人鉴名并写上日期。我也将之写进了自己述职报告,后全厂各部门的交接,全部执行我的这个方法。我觉得象这样的工作经验写入简书,也是写作的"源泉"。

第二,从自己的学习中着手,特别是目前还在学校读书的大专院校喜欢写作的学生,该写的东西应该是不缺的。如《高等数学》的学习上,自己所认为的重点,难点,要点的自我分析。学习《线性代数》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上的心得体会,以及《英语考级》时的自己最当为重要的经验和发现。以及在校期间学会了和正在学或者是准备学习什么的畅想。这些也都可以在简书上娓娓道来。这也是简书上写作的“源泉”

第三,从自己的所读书籍着手,这对于一个喜欢读书,不论是读电子版的书还是读纸质版的书的人,这都可以打开自己在简书上写作的话题。这点我是感触颇深。我最初在读《平凡的世界》一书时,总是觉得心里有说不完的话想找人交流,找人探讨。但是那个时候电话都没有普及,打个电话,都要用事先买好的电话卡走出室外,步行几分钟甚至是半个小时去公路边的公用电话亭,何况是如此方便的创作平台。所以,在简书上写作,读书,也是自己创作最好的源泉。比如简书高质量高产量的写作大师九秋之菊老师写的那篇《跟诸葛亮学教子》一文,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如何从自己的所读之书,或所读的古今名文去找到自己在简书上写作的源泉最好的范例。九秋之菊老师的这篇文章,就是根据诸葛亮的那篇有名的《诫子书》,而逐字逐句,结合自己读书时的思想上沉淀以及生活中丰富的阅历,洋洋洒洒,自然而然为读者创作了这篇有益于别人,有益于自己的,即实用,又寓含着人心启发的精典作品。我是读了又读,想了又想的。所以说,读书,是在简书上写作的又一条“源泉”,而且是源源不绝的"源头活水”,而且取之不竭。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就怕你不会写,或者是不愿意写,因为你读书的"心中的感悟”或者是"读书笔记”,只要你愿意动写,花点心思和时间就是你的一篇文章。

第四,从自己的思考上着手,一个人每天或多或少有某些方面人和事要经过自己的大脑来思量的,每一个思量的的结果都可以作为在简书上写作素材的"源泉”。就这些思想的花絮“随意起草”后,觉得不是完美,然后再认真"更新”而“刻意成篇",不也是自己最真实的文章吗?所以自己当天的“所思所想”也是在简书上写作的一种“源泉”。再说我们每天每天在手机上的看到舆论热点,如“莫言获奖",和"路遥文风",以及“中医的回归",“三胎""书法界'江湖体'与`丑书‘的摊塌”之现象,还有“先锋诗人”与"屎尿屁诗歌”的问题…等社会问题及文化现象,只要你有自己的感悟,有自己的信仰,信念和信心,这些思想上的感悟,也是在简书上创作最好的源泉。笔者曾就百度上关于"莫言的鼓吹”和“路遥的诋毁”文章,情不自禁,义愤填膺,就发表过自己很多感言,想起百度那6千多个的点赞,如果在简书创作,不也是创作的源泉吗?这是我的又一感受之一。所以在简书上写作,听从自己内心深处召唤,写自己感兴趣,又有一定了解和经过自己思考过的问题,一个真正的喜欢写作的人,不愁没啥可写的。关键是你要学会去写,坚持不懈。

第五,从自己的生活着手,一个人每天从起床到晚上的休息,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居家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有意义的事情可写。如厨艺的"炫耀”,健身的“得瑟”,业余爱好的"臭美”…也都是可写的"源泉”,还有你工作之余,你的利用自己的的闲暇时光,去祖国各地名胜景区的的游玩,去郊外乡村的走亲访友,朋友的久别重逢,以及自己心路历程上童年的回忆,学生时代的青春激情,以及当下人生的经验之谈。"仁者乐山,智水爱水”,小则咏物言志,触景生情,大则"爱我中华,壮怀激烈”…每个喜欢写作的人,不愁没啥可写。关键是,自己要去写。

上面所说这些,总结起来就是“日间人有学读思,总结简书不缺词”。此时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幅対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也就是说,一个人每天有学习,有读书,有思考,在简书上写自己的"当日总结报告"就不会有“理缺词穷”的时候

爱好写作的朋友,只要你想写,你就有你太多的在简书上创作的源泉。关键是自己要"一切从心开始”。不忘初心,保持自己的向上向善求真务实的思想和思维,学会聚焦简书,学会聚焦自己的每一段时间,在简书上创作,就会有生生不息的“源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