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打卡day95】《道歉的力量》笔记

2018-12-14  本文已影响3人  情小歌

不小心把饮料泼到他人身上,归还偷窃的车辆,赔损丢失的相机

这几个日常小事,都需要做出补偿,而且补偿是最重要的需求,只有补偿,才能够完成道歉。拿如果拿钱让对方自己去重新购买物品,如果这个物品对对方有特殊意义呢?那就要从其他方面补偿,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

阿伽门农拒绝道歉的例子。

小时候,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道歉,即使我们有理,说明这是迫于外界压力的道歉。

迫于压力的道歉,是因为害怕失去才做的道歉。比如和父母发生冲突,不道歉就会害怕失去与父母的关系。

福尔韦布在9.11后做出冷漠评论,后来因为小布什认为他的发言不恰当而改正道歉,不然他的职业生涯就要完蛋。

他的道歉是迫于外界,为了操纵局势保护自身利益,这种道歉没有诚意但有价值,因为他表达了对社会规范的遵守,平息了群众的怒火,还取得了小布什的支持,保持在教徒心中的权威。

如果我立刻道歉,就不用听你发怒了。

这和上面的例子类似,冒犯他人,引发他人愤怒的情绪后,我们常常直接采用道歉,这种道歉,是一种逃避, 没有真正照顾到对方的需求。

当众羞辱某人、欺骗朋友或者对朋友说谎,或者背叛他们的信任。

这种情况,要等对方心理上接受了再道歉,否则对方会认为我们没有认识到过错,只想尽快尽快脱身,表现出他并不重视双方的关系。

我再也没在睡梦中听见任何声音,再也没有尖叫声,一切复归平静。

这些声音的出现,是同理心、内疚感所营造的,表现了对于这些事情的愧疚,但也表现了道歉的功效。本书第三部分是从心理上论述应该要道歉,让许多人认识到道歉的重要性,还说明了道歉的时机在任何时候都存在。

新道德就是青春期迈向成年期的认知变化。

新道德是《道歉的力量》中作者提出的性概念,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变化,更多的是因为成长了,我们对过去的事物有了更多的观点,有了更多的同理心,儿子刚上幼儿园时,母亲考进了医学院,儿子在童年与青少年时期都责怪母亲没有尽到职责,但直到儿子自己靠近医学院,才理解母亲当年的处境,进而向母亲道歉。这种道歉,是因为新道德。

当时普遍的想法,即医生应该永远掌握全局,而病人只应被动地听从医生的指示。

任何沟通都需要双方互动,一起交流,要改变你对道歉一些想法,比如认为向对方道歉就是失败。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从协商的观点来看,在布什总统与共和党的关注之下,洛特在不断加强认错的力度,但道歉仍然失败,因为他在一开始就丧失了信用。

这讲了道歉的做法,虽然一些道歉并不要求真诚,但一定要能满足对方的需求,否则道歉就会失败,而这一次,洛特的道歉显得冒犯、不真诚,这种道歉不能得到大众的理解,而且从道歉本身来讲,他根本就不打算为自己的过错承担责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