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书评 • 小说 • 诗 文·心·声

依靠实习生和志愿者,社工机构能够走多远?

2018-06-13  本文已影响25人  繁星坠溪

其实从一开始的实习开始,我就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如果一个机构靠着是实习生和志愿者来维持运营,机构的路还有多长?

在《猎场》中,郑秋冬的人力资源公司虽然只有六个人,但是这六个人是行业的顶尖人才,他们的知识储备和待人接物以及对行业的敏感度和观察度都远远超过一般人。所以他们能够运营好一个公司,而且利润逐年上升,以至于最后直接发展为上市公司。

我曾经也在想,一个社工机构的人不多,也同样可以做好很多的事情。但是你会发现,当你在认真的做一件事的时候,就会有铺天盖地的事情向你袭来,让你措手不及。

换句话说:当你正在做一件事,突然一件更加紧急的事情找上了你,你做还是不做?

当你感觉到累的时候,就会选择“廉价劳动力”——实习生或者是志愿者,让他们帮你把琐碎的事情做掉,这样你就可以安心地做你自己的事情。

首先,你需要对实习生或志愿者进行培训,这个是需要时间的,且不说培训的内容如何,你觉得真正能够听进去的有多少?更多的是,当他们遇到问题的还得需要问你,即便是培训的时候你说过。

当然一些重要的事情还是自己亲力亲为比较好,这样可以得到保证。如果让实习生做了,起到一点点效果或者是相反的效果,等于白做。

其实,也不能怪实习生。首先是这个行业的问题,处于起步的阶段,在工资方面很难给予更多。在没有劳动报酬或者是少劳动报酬的情况下,想让实习生卖力地干活,确实是天上掉馅饼——异想天开。

在所有的社工学生中,想留下来做社工的本来就少,而又偏偏遇上工资少,直接打击了“幼小的心灵”,转战其他行业。

当实习生不好好干活儿的时候,所在项目就会取得消极的效果,而机构所希望建构的“品牌”已经消失不见。无疑,形成了一个死循环。或许这就是“投机取巧”机构选择的末路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