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自己的光每天写1000字随笔散文

翻转负面自评,直通更新的人生

2018-03-31  本文已影响24人  书先生微言
图片来自网络

风起了,刚开满一树的玉兰花,大朵大朵地飘落,旁边柳枝才卧上的幼绿嫩芽,却是安然不动。

人最奇妙之处,莫过于,面对与自己绝不相干的事物,竟能生出万千念头。在物质更丰富的未来时代,不必为生存而工作时,大多数人,许是追求为了愿想而生存,最大的问题,许是在适当的时段,找到自己的愿想。当下的时点,是个过渡,从旧时代向未来的折转。

少数人运气佳,早早找到愿想,全力以赴,早早见到实现的梦。大部分人被旧时的习性缠绕,还在找或者还没开始找。黑屋子里生活着的人,习惯了黑暗,总以为见过光明的人,是在讲空话蒙骗人,或是太理想,觉得理想者易单纯,过于单纯就不能适应现实。但是光总会透过缝隙,照到更多人身上。

已经开始找寻的人,自然走的快一点,吸引力法则开始生效,渴望光亮的内心,会吸引来更多光芒。有些对现实有疑惑的人,开始想要找寻,这是从不知道自己无知走向领悟到无知的过程,痛苦大概是最主要的感受,但成长紧随痛苦之后。从知道无知到找寻良知,是发动更大主动性的旅途,越主动,追随良师越多,成长越快。

觉察,认知自我的负面评价

若人生在旧习性里,长在灰影中,要由卑微而软弱的,转成一颗纯粹而坚定的追寻愿想的内心,首先要自立。自立者,需对自我有清晰认知。认知自我,是值得一生探索研读的命题。从古希腊到现代,从哲学到科学,无不在推动着人类,认识自己。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认识自己和认识宇宙,说不上哪个更难,认识自己,并没有成体系的课程,可供参照,总要自己学习和思考。有时,也许还要多发会儿呆。

认知自我,先起觉察心。观察自己的情绪、思维、动作和情感,观察有意识和无意识中,身体内部和外部发生的一切。

惯性,世界最普遍的规律之一,某种程度上为稳定性提供了保障。从宏观到微观,不只是物体运动有惯性,细胞和分子、原子也有惯性,于是人有无数的惯性表现。惯性,或许会构成潜意识,不易察觉,如同有的人,有时候,不知道自己在某些方面很无知。瑞*达利奥说,比起我不知道的,我知道的实在是太少了。这位名士教人智慧。

情绪、动作和情感都会受思维影响的,思维的惯性很大。时时反思和记录,才会发现自己思维的惯性路径。原生家庭和教育环境,是形成思维惯性的第一大因素,带来极大感受冲击的事件,是第二大因素。时时反思这两个因素,思维会好转很多。每个生命都是世界最好的创造,有着独特的光华,不必被父母、长辈拘泥,不必被过去和现在局限。思维,总有无限的可能,要选择更广阔、更光明的未来。

原生家庭中,生活仪式、饮食口味、着装风格、理财习惯、交际风格,很多都会传袭下去,这些影响过人的感受,不论憎恨还是爱念,只要内心感触,都会影响思维惯性。可能有人一生会保持家庭留下的习惯,而有人则极其厌烦,所有选择必须绝然相反。

我从家庭中承继了保守的风格,勤俭节约,朴素抠门,尽量减少社交活动,面临机会,第一选择可能是,不如先战略性撤退吧。最大的问题,莫过于把父母的负面反馈,放进了潜意识的自我评价里。即使已经知道,经常性批评,必定无法滋生真正的自信,我仍然认为自责是一个成熟者的正常行为。

对孩子的爱重新启发了我,我从不批评小孩,只是鼓励她,经常看到她的优点,及时把表扬反馈给她,我从不认为她无知或恶意,把她当成可爱的、美好的生命对待,总是希望能做到最好的爱。

为什么我不能像对待小孩一样对待自己呢?

我自责的时候,并不想,自己曾经是努力的,想把事情做到很好的,只是不知道自己在某些方面无知,于是做事的结果不好。我自责,没有把事情和人分开,认定做事情不好,就是做人不好,不分析自己的善意心态,先来一棒子。

因为易自责,总是很容易吸收到别人的负面反馈,或是把别人无意的言行,当成一种负面评价,让自己更加自责,感受更差,进而影响整个生活,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难免自卑到极点。这些思维的惯性,适合旧时代,但是在新时代来临时,人因过于守旧而缺乏表现力,心态过于保守而不勇敢,无法彰显个性的魅力。

感受,只能靠思维来扭转。要把事件和主观分离开看,所有负面的自我评价,先转变成中性的,几次做事的结果不好,并不意味着人生就会很糟糕,不用几次行为决定人生评价。如果客观点评,这件事该是怎样的?哪些客观因素,导致了我某次表现不好?如果我的行为作出改变,结果是不是会转好?

一次行为或者事件,并不值得决定一生。如果总是陷在某此事件的感受里,不走出来,错过很多更好的经历,就很多遗憾。瑞*达利奥提到,自己养成的一个好习惯,就是在痛苦中思考成长的经验。把痛苦当成驱动人生前进的动力,而不是阻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经受住心志之苦,才能再担大任。

坚毅力,一本热门书里提到,是成功的重要品质。每次自我评价,都是坚毅力的建构,将格局拉远放大,着眼于成长的一生,对一次事件,反思总结客观经验,主观则是对自我的鼓励和爱惜。无论任何时候,都认为自己会更好,更坚毅。

找人生导师,寻精神上的亲戚

原生的家庭教育若不开明,血缘不必非得是精神源泉,可以去学名士的思维和品质。木心说,福楼拜,是我文学上的舅舅。平时不在名士身边,不如多找些精神上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只要自己感受更好,人生更光明,就多去找来,做人生导师。

梁启超是个好爸爸,他对子女说:须知你们的父亲,有极伟大、极健强、极通达的人生观,无论任何境遇,常常是乐观的。孟母是个好妈妈,非逼着孟轲学知识。敬一丹的妈妈也是好妈妈,敬一丹29岁第二次考研,犹豫不定时,妈妈对她说: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不管什么时候要改变,都不晚。

周馥是个好爷爷,给儿孙写了一本《负暄闲语》,将好品行谆谆教诲。查理*芒格和木心,也是好爷爷,用科学和文学传授人生智慧。这些都可以做精神上的亲戚,这些亲戚总能给些大气的话,来鼓励人,心情不好的时候,就要找这样的亲戚。这些亲戚,无一例外,都鼓励人自立。

自立,成长到惊喜之所的发端

自立,要架设评判价值的独立标准,而不是顺从长辈、友人和外界环境;学习世界的常识,在内心描摹现实的真实和客观,而不是凭借主观的臆想;借鉴名士的良知与智慧,而不是兀自在世上横冲直撞。

近来,读到的普通人的成长故事,备感激励。并不是虚假的高大上的鸡汤,而是实实在在很普通的人,内心生发出对光明未来的愿想后,翻转人生的故事。

第一个,是彭小六,简书大神。他本来在二线城市做程序员,普通家庭出身,普通的教育背景,没有任何光环。有梦想,要更好的人生,参加了拆书帮,读书、写作,疯狂学习变得更好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实践技能。开始在简书写作,有一篇文章被广泛浏览,于是抓住机会,美化排版,申请简书作者,丰富内容创作,进而登上了知识付费的列车。他努力,睡得少,读书多,写作多,对读者负责,有了独立的事业。

第二个,是彪悍一只猫,我猜想他大概是通过在行学习的。一年付费十几万,见各路牛人,学习、阅读和写作,升级认知,做公众分享和公众号,从普通的英语培训老师,到有自己事业的人。

第三个,是袁春楠,整理培训创业者。读新浪博客,看到她从普通人,一步步努力,改变,成为一个创业者,找到美好的爱情和生活。她的改变,从学习开始,学习自己认为好的一切,阅读、演讲、社交、写文章、见牛人。

他们寻到自己的愿想,最长不过用了5年,便成为有事业的人。拥有独立的事业,不一定适合每个人。但是学习、阅读、写作、分享,寻找和追随导师,适合每一个人。如果暂时还没有愿想,不妨先做这些事。

新的时代,人要展开想象,突破自我,探索无限的可能。瑞*达利奥倡导极度开放,这是一个名士对世界的思考,普通人不一定能立刻做到,但可以尝试。时代的轨迹,在长期看,是突变,短期看,却是在渐变。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做尝试,也有机会,到达更美好的人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