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拿孩子来满足你乞讨的心
先说两个事儿,大部分人都见过也遭遇过。
【童子军乞讨】
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各地丐帮中,不少女中豪杰拿出自家传女不传男的杀手锏——童子军,这些女侠士要么怀抱孩子,要么牵着孩子的手,或穿梭于地铁之间,或游走于市井之旁,甚至有些女侠士毫无顾忌地抱着正在哺乳的孩子,向过客乞讨。看见孩子可怜的样子,很多过客特别是女性会动恻隐之心主动给钱,而且有时候数额还不小,甚至会直接给出100元面额,孩子嘛,能给就给一些。
【卖花童】
每逢情人节、七夕等节日,在电影院、KTV、酒店、饭馆等人流密集的地方,都会有些卖花童上演扯衣角、赛口袋、抱大腿等影帝级表演,七八岁的孩子手拿一把玫瑰花在路边等待“制片人”的到来,情侣可谓是最佳人选,男的可当制片,女的还可做配角,一场好戏怎么演都叫卖,见到就上去拦住:“哥哥,买一支花吧,就买一支,我今天一枝都还没卖出去呢”影帝的眼神是最具杀伤力的,如果“制片人”不配合,女配角的戏就来了,一把抓住女孩的腿“就10块钱,你买了我就把姐姐松开”,孩子嘛,哪能动硬的,给就给了。
是啊,孩子嘛,看起来多可怜,谁和孩子过不去,可我想说,你那低智商的善良真的很可笑,不去同情受害方,反而同情起了作恶方。这类作恶方,一方面想让自己处于舆论的弱势地位,然后得到一些小便宜,另一方面,也想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赢得同情,在他们眼中以道德为羊皮的胁迫更加理所应当。要知道道德从来以不胁迫为前提,胁迫来的道德,不叫道德,也不叫文明,叫道德绑架,甚至于胁迫的最终归宿很有可能是犯罪。童子军乞讨、卖花童的背后多少都会利益的驱动,隐藏着拐卖、欺诈、胁迫等骗局,所以,如遇到此类情况,请及时报警,不要再为自己的低智商善良而感动。
说到底,孩子本是无辜的,他们不会主动的倚小卖小去乞讨,不会主动的以道德胁迫去卖花。追根溯源,作恶方还是在监护人身上,据统计,拿孩子做掩护出来胁迫创收的绝大部分还都是孩子的亲生父母,这些父母会随身携带着孩子的出生证明,以便被抓的时候证明孩子不是拐来的,他们也并没有那么穷,在二线城市月入过万还算轻松。那么对于这样的监护人是否可以取消他们的监护权?其实,如果剥夺了监护权,孩子只能送到福利院,没有亲人在身边陪伴,更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这一社会现象还需更多的社会关注,出现更健全的管理机制。
童子军乞讨、卖花童固然是少数,我七大姑家没有,八大姨家也没有,可是以孩子小为胁迫的从来不拘限于形式的大小。买水果时,孩子想吃樱桃,懒着不走,你不想掏钱,让孩子卖萌说,跟伯伯说,给我个樱桃好不好;去邻居家玩时,孩子玩的玩具起劲,你让孩子说,我拿回去玩好不好,快谢谢阿姨。是啊,一个樱桃也不值几个钱,那个玩具可能也快玩烂了,可是靠倚小卖小乞讨来的便宜真的这么好吗?你就不能拿出10块钱买一点告诉孩子,买东西需要用钱,这是等价交换。你就不能放下玩具告诉孩子,别人家的东西不能随便拿。
一个人的性格与幼年所受的家庭教育有着密切关系,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家庭教育是给孩子打基础的教育,父母的为人处事、言行举止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能否在儿童阶段奠定较好的基础,将影响他们以后的人生。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和儿童谈话的时候,或教导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执行教育儿童的工作。在你们的每一瞬间,其实都在教育着儿童,甚至在你们不在家里的时候,你们怎样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的人,你们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些,对儿童都有很大的意义。不要再以占那么点小便宜而拿孩子倚小卖小,去胁迫别人必须高尚。
家长是孩子们特殊的老师,家庭是孩子们特殊的课堂,在孩子性格形成时期,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显得格外重要。言,指言教;行,指身教,两者一致,孩子才能学有道理,行有榜样。
值此六一儿童节,愿所有大朋友、小朋友茁壮成长。
文/泡馍不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