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焦虑中解救自己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明明很松软的床,静谧舒心的睡眠环境,却睡的浑身不舒服。潜意识又早早地醒了,眼睛睁不开,眯了许久,而意识是越来越清醒,索性睁眼起来看手机,搜索如何缓解无谓的焦虑。
逐渐清醒的意识里,呈现的是今天将要经历的事情:下午4点多将坐高铁回去。意识的焦虑点是:觉得这个点回去有点偏早了,因为1. 还没来得及听完专家讲座和与同行交流,浪费了难得的外出学习好机会(长途奔波却只待1天半就回去了,划不来);2.老板会不会说我撤得太早,没人组织收尾;3. 担心如果和老板一起出发,打车的一路得说些啥,尴尬咋办。焦虑点的根源:由于没有更好的列车车次,加上路途时间比较长,所以只能买这个时段的车次。当然也可以考虑明天再回的方案,可自觉滞留一晚在这里对公司的价值,相比我个人的收获,是小很多的;还得浪费一晚的住宿费和明天半天的工作日,老板会同意吗?我又怎么开口?他要是拒绝怎么办?
坐高铁回去,这是今天将要发生的很小的事,再稀松平常不过了,可上面忧虑的情况却是很多,实际结果也未知,好在这是今天唯一一件不太确定的事,如果再多几件累积复杂起来,那脑袋估计得爆炸了,严重的精神内耗,还会导致失眠。
就像这样,一有未来几天不确定的事情,当晚的睡眠就会从潜意识中醒来,焦虑意识里的触点就是这不确定的事情,大脑也就从这焦虑的潜意识中醒来。
总之如果明天或这周,或未来一段时间有事务或项目,尤其是工作的(来自特别关注的外界评价系统),而这些事情又处于没有把握的状态,那么就容易思虑,担心各种可能的情况,反复想象事情可能发生的过程或环节,及可能的不好的结果或评价。瞻前顾后,畏头畏尾。
焦虑由此而生,潜意识开始苏醒,睡眠受到障碍,长期恶性循环。
那如何克服?试着做下面几件事:
1. 每晚睡前,想下明天不确定的事情,担心什么?有哪些想法,这些想法中的坏结果,就是出现了又咋样?别人的想法怎样,自己能决定吗?
2. 降低对自己的预期,试图摆烂,放松自己。就算出现了不好的结果,你也不是罪魁祸首。有些事情本来就不是我们说了算的,控制不了。这些不可控的外在因素导致了这种局面。
3. 深呼吸。注意力只关注呼吸,其它想法一蹦出来,立马赶走,继续关注鼻子与空气的摩擦。直到注意力集中到疲惫为止,进入到想睡的状态。
4. 反复训练上面的方法,坚持一个月。
当然,这只是治标,本质的根源,还有很多:个人的性格、心理承受能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式、内外在的因素、自我期望和认知,很多很多底层的东西,塑造了当前的自己。
接受自己的一切,好与不好,和自己慢慢和解。接受一切的不确定,承认自己的渺小与个人努力的微不足道,真正做到解救自己,对自己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