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随笔散文

远离那些能够让你上瘾的东西

2018-09-11  本文已影响13人  小辈伐道_Hunter

吃宵夜、吃火锅、吃烧烤有瘾?

打麻将赌博有瘾?

喝可乐、喝奶茶、喝咖啡有瘾?

打王者荣耀、吃鸡游戏有瘾?

跑步、打羽毛球也有瘾?

吸毒更有瘾?

瘾是精神与生理的惯性。

有些东西上瘾快,有些东西上瘾慢。

有些东西有瘾是好事,有些事情有瘾是弊疾。

我上高三的时候,为了考大学,家里会给买营养品给我喝,记得有两种:生命一号,补脑汁。

补脑汁这东西,比较便宜,是用1L左右棕色玻璃瓶装的,非常甜,每次喝一小盖子,能够集中精力学习好几个小时。

现在回想起来,就是咖啡因和糖配置而成的。

我大概喝了一个学期的样子,高考完,我在家睡了三天,之后再也没有喝过那玩意儿了。

但是我记得高考完的那个暑假,一两个月之间,白天打不精神,困觉得很,没点精气神。

用了很长的时间,去适应没有咖啡因摄入,还要集中精力去学习的情况。

喝补脑汁给我带来的后遗症持续了好几年,虽然我不能说得很清楚,但是我知道影响是存在的。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轻易涉咖啡因之类的东西。

要调动集中精力工作的时候,也只会用寻常的自我调节方式。

长时间多某一种东西依赖,会对身体造成某种看不见的伤害,哪怕只是咖啡因。

周末我见一位老爷爷买旱烟烟丝,自己用来卷的那种,买了两斤,很大一塑料袋。

老爷爷笑起来的时候,我发现他整个上颚只剩下一颗牙齿,我们分给他枣子吃,他说他吃不了了。

我问他,这袋烟丝可以抽多久,应该三四个月差不多吧。

他说哪里抽得了那么久,顶多抽个把月。

这么快?一天卷个十几根就差不多吧!

那不够,一天得抽几十根,具体没数。

当老人家吃不了很多东西的时候,烟成了他的精神粮食。

这样八十多岁的老人家,儿女肯定不会再要求他戒烟了,也不敢作这样的要求。

当人将某一种东西当做精神粮食以后,就会非常贪婪瘾引。

最近有一篇新闻报道,一个小学生等父母都睡了以后,晚上在房间打游戏吃鸡,半夜三梦境里模仿游戏里面从房子窗台跳下身亡,这类极端的例子屡见不鲜。

任何有瘾的东西,说明人对此类实物的自控能力有限,一旦无法自制,势必造成伤害,哪怕是类似跑步或者打球之类的运动项目,不恰当的控制度,就会造成伤痛。

鉴别容易让自己上瘾的东西,发现自己有上瘾的迹象,马上停下来想一想,值不值得。

当然未成年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自控力以前,都需要父母监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