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稿费
我开始学写诗时,汪国真和席慕容正风靡全国。汪的诗简洁而富有哲理,深得我的喜爱。
汪国真的《年轻的风》,我读了再读,每一首诗都熟记在心。不知哪一天,我心中忽然有了感觉,像有一条小虫子在爬,痒痒的麻麻的痛痛的,除了诗,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去释放这种情怀。于是,我开始写诗了。那一年,我二十岁,正在梨林十三中复读。
我是个高产“诗人”,每天都能写上几首。午休和睡觉前的一段时间,我捕捉灵感的嗅觉最敏感。我大部分的歪诗,就是在这个时间里酿造加工出来的。诗写多了,就如酿酒师酿成酒,总想请人品酒一样,我就让身边的朋友和同学分享我的诗作。
济源四中的同学在这里复读的有七八位,张大头是我比较谈得来的朋友。大头在四中可是一个风云人物。高考前几个月,他因一次不大不小可大可小的违纪,被学校勒令退学。这事撂在谁头上,都是毁灭性的,或许连死的心都有了。大头像文革期间下放江西的邓小平给毛泽东写信求得主席谅解,以图东山再起一样,以一篇《我的检讨》,洋洋洒洒十余页纸的悔恨之心,打动了强硬的小苗校长。在千余人的学校大会上,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小苗校长,读完大头的检讨后,说了句:“别的不敢说,张的语文高考成绩肯定能过关!”
我和张大头蜗居在梨林医药公司仓库的一间屋里。大头的诗强我一大截。他因为一场“生死之恋”而一夜成为诗人。我们臭味相投,却又目空一切,放眼济源,仿佛除了怀让,就数我们俩能作诗了。正是这份狂妄,造就了我处女作的诞生。
坐在我后边有一位叫帆的女同学,她曾和我四中同学君谈恋爱。她写了一首《红帆船》的诗,我读了很受触动。我利用午休时间写了首诗《信念》。
信念
你说
你是一条河
驾驶着生命之船
从早到晚
陪伴着两岸青山
你说
你是一只船
扬起命运之帆
无论河水怎样流转
你也能驶过险滩
你说
你是高悬的帆
懂得怎样利用自然
除了正面的
八面来风
你都喜欢
沿着河流 越过青山
我把你紧紧追赶
在河流入海
没有你的十字湾
发现了一只
搁浅的红帆船
诗写成没几天,我把它投寄给了《济源报》。为什么投稿《济源报》呢?因为她创刊时间短,投稿量不大,我认为诗发表的机会更多一些。当《信念》在1992年2月19日的《济源报》副刊发表时,我着实在同学们面前火了一把。稿费三元,我给张大头买了盒彩蝶烟。
后来的几年里,我在《济源报》和大学院报上,陆续发表一些小诗,稿费最多十元。而投给《辽宁青年》《中国青年报》等报刊杂志的稿件,如石沉大海,了无消息。大一时,张大头以一篇《失恋真好!》的散文,发表于《女友》杂志,稿费三十元。凭此文,大头终抱美人归。
第一次稿费,带给我的是自信·激情和荣耀。它很好的诠释了那句广告语:一切皆有有可能!
2010年12月6日
浏览10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