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到大城市读大学?这是我想到的最好的理由
壹
前天下午,吉林省高考志愿填报(本科段)系统已经关闭,这也标志着考生、家长进入到下一轮等待期——录取阶段。
在志愿填报的几天里,有的亲友来征询我的意见。
除了介绍一些常规的报考知识外,我极力主张:在地域选择上,一定要让孩子到一线城市、东部沿海城市或孩子心仪的城市去。
选择发达城市,就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广阔的视野,而视野决定见识。
大学四年,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增长见识。
有的孩子会在大学毕业后,在所在的城市工作和生活;所以,选择城市就意味着在选择孩子的未来,甚至是在布局一个家庭的未来。
贰
见识有多重要。
初中一年级,我们的班主任比较年轻,他和另外一位十分前卫的班主任一同组织我们两个班级进行了一次集体旅游。
虽然只有一天的时间,虽然只是去了邻近通化的一个公园,但那是我们生命中的第一次外出旅游。
那种欢欣自不必说,只是见到的新鲜事,就足已成为我在家人和邻居的孩子面前炫耀的资本,说了几天几夜,还兴奋不已。
如:第一次拍了张彩色照片,第一次吃哈密瓜,第一次见到黑白电视里的仿古建筑,知道了榆树还能修剪成墙的形状.......。
这些见识,打开了一个少年的视野,也让我知道了外面的世界是如此精彩。
叁
说起见识,我还想到罗振宇的一个段子。
两个农民坐在一起聊天,一个农民吹牛:我见过皇帝的金銮殿。
另一个农民问:皇帝金銮殿长啥样啊?
农民回答:金銮殿那厉害了,左边一个油条铺子,右边一个烧饼铺子,皇帝想下来吃那个就吃哪个,吃完还不用给钱。
在一个农民的见识里,他能想象到世界上最好的生活就是能免费吃上油条和烧饼,所以,让他展开所有的想象,也只是他所熟悉的模样。
见识,局限了一个人的思维甚至想象力。
肆
世界那么大,孩子应该趁着上大学出去看看。
大学四年是孩子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青春、自由、浪漫、阳光......,你何不让孩子在最好的年龄,去最心仪的地方。
人的一生由自己主宰的事情并不多,大学的选择就是其中之一,必需好好珍惜。
何况,孩子已经18岁了,可以展翅翱翔,就让他(她)暂时远离身边的苟且,尽享诗和远方。
伍
刘强东曾讲:上什么学校并不是最重要的,但一定要去中国最大的都市去。他的的志愿只报了两个城市的学校,北京和上海。
“因为我坚信在那儿我可以站得更高,我可以看得更远,走得更远”。
可以说学校的所在地,就是孩子的第二故乡,也将成为他(她)生命中最熟悉的地方。
为什么不给他(她),提供一个更高远的去处,即便回来,他(她)的身上也会散发着前沿、通达、聪慧的气息,这些品质不是衣物和妆容能够替代的。
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一书开篇说:“如果你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巴黎会一生都跟随你”。
陆
所谓见识,就是以自己的视角了解这个世界。
它的样子,它的成色,它的习性,它的规则……。
有了见识,他(她)才会大气平和地站在阳光里,做事情得心应手,对未来胸有成竹。
有了见识,他(她)就不会为了放弃一个机会而深感惋惜,也不会为了追名逐利而失去本真。
有了见识,他(她)就能遵从自己的内心,始终保持自己井然有序的节奏,活出真正的自我。
见识决定了一个人的眼界,而眼界可以决定人的一生。
柒
他(她)只有见过这个世界上的好,有人在过着他(她)想要的生活,他(她)才会更加笃定,更加心无旁骛的努力。
他(她)只有见过一切,才有资格选择。
一个人活的是否通透,取决于他(她)读过的书和去过的地方,知识是你的指引,而见识就是你身上的光亮。
缺少见识,使许多人一生庸碌,还自以为在他的狭小空间里有多强大。
别总局限在你熟悉又舒适的小天地里,世界从来不只是你以为的模样。
坐井观天,只有一孔之见;登高望远,才能见到长路的九曲回肠。
给孩子一个广阔的视野,他(她)将回报你更广阔的世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