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

智能合约所承诺的美好未来

2019-01-29  本文已影响5人  a8965b19ff4a

《比特币和区块链的底层逻辑》一文简单明了地说明了比特币的价值,区块链的价值,就是四个字“资金安全”。

对资金来说,安全是第一重要的,效率是第二重要的。

区块链就是更低的效率,更高的安全。

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可以做到更高的效率、更高的安全。

像我们开汽车一样,安全是第一重要的,为了安全可以牺牲速度,但随着技术发展,可以做到更高的速度、更高的安全。

以太坊提出的智能合约,延续了比特币的资金安全逻辑,智能合约是用来处理资金的程序,智能合约也必须保证安全,因此智能合约也必须是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的。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说到区块链的话题,我说大部分人并没有深入思考过区块链,区块链并不是目的,区块链是手段,如果有更好的技术,大家可以不用区块链。

我打了两个比方,

假设有一种很轻的金子,又轻又方便携带,还很容易称量和分割,大家可以用这种金子当货币,不需要比特币。

当然现在并没有找到这么好用的金子,所以比特币还是显得很方便。

我举的第二个例子。

我们可以搞一个记账的中心服务器,把它建在一个大家都看得见的地方,并且服务器上装的软件也是开源的、可信的,大家就可以用这个服务器记账,不需要用比特币。

只要这个服务器建造的方法可信,并不是被某一个人控制的,大家就可以相信这个服务器,并且相信自己的钱不会被别人剥夺。

这个服务器还得有强大的联合国军队来把守,这样不会被任何个人和国家武装占领。

这样看来,建这个服务器成本一样很高,并不比比特币成本低。

但这个服务器也有优点,它记账快啊,比比特币快多了,比特币转账太慢了,有时候要等半个小时。

我举这两个例子,是想说明,区块链不是目的,去中心化也不是目的,如果不用区块链也能达到资金安全,如果不用去中心化也能做到可信任,那区块链就不是必须的,可以用其他的方式取代。

好了,回到今天的主题,智能合约和以太坊。

当前大家对以太坊的理解是可以发币,还有很多人说以后不会有爱西欧了,所以以太坊要归零。

以太坊的功能不是发币,发币只是智能合约最初级的功能,可以说电脑不只是扫雷,扫雷只是电脑初级得不能再初级的功能。

也有人觉得智能合约就是DAPP,不管以太坊还是EOS,都必须大量DAPP落地才算成功。

DAPP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DAPP也不是智能合约的全部,DAPP也只是一部分,可能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一部分。

智能合约要达到的远景,远不止DAPP。

智能合约达到的目标,非常宏大和辽阔,几乎涉及人类经济生活的所有方面。

没错,只要跟钱有关的,接下来都跟智能合约有关。

昨天看了高晓松最近的一集脱口秀,《一场没有 “诗和远方”全是苟且的演讲》。主题是5G对文娱产业的影响,高晓松是阿里巴巴影业主席,所以主要讲了电影和音乐产业。演讲里提到了区块链。

高晓松说,如果你是歌手的粉丝,你持有歌手的代币,将来歌曲销售额的20%可以返给你。

这就是智能合约可以轻松做到的事情。

以太坊像一个超级计算机,你可以在这个计算机上编程,凡是持有吴亦凡代币的人,都分你20%。智能合约就开始执行这个操作了。

当然,目前的技术还做不到高晓松说的这个功能,或者说,只能半人工地做到,不能完全自动化地做到。

目前的技术,只能变通的方法,比如写一个合约,把持有吴亦凡代币的人,每个人转账一定数量的以太币。

未来可以做到的,会很自动化,或者“智能”(这里是自动的意思,不需要人工参与)。

当前智能合约的发展遇到了很多瓶颈,第一个是吞吐量,第二个是链外信息,还有跨链等问题。

吞吐量就是处理速度、处理能力、转账速度这些指标。比特币上转账要几十分钟。以太坊转账也要几分钟。都太慢了。

如果这里有很多运算要计算,有很多操作要执行,有很多交易要转账,以太坊就忙不过来了。这就是大家常常感受到的“拥堵”。

我们玩电脑玩网络都是从低版本一路玩过来的。上大学时候电脑还是486为主,刚开始有586,也就是奔腾。那时候觉得奔腾多厉害啊,听名字就能高潮,奔腾。但其实那时候电脑开个机都要一分钟,估计现在的人都忘记了。

那时候网速更慢了,36K猫,谁有56K猫都羡慕坏了。网站显示一张图片,都是一行一行刷出来的,要等。在线看电影,不可能的,要网络蚂蚁网络蝙蝠一点一点下,下一个星期一个月是必须的。

现在的区块链,跟我上大学时候的电脑差不多吧,只能玩低像素的游戏,接下来还有10-20年的技术迭代,才能达到今天的网络速度和电脑能力。现在的手机都不止586了。

现在的区块链的能力,就是转个账都卡,不要说看片了。

消极的角度看,区块链技术还很不成熟;积极地看,就是改进空间很大,提升空间很大,上涨空间巨大,巨大得不可思议!

刚才随便聊了吞吐量和处理能力。

这方面有很多正在改进的技术,比如POW改POS,以太坊最近的君士坦丁堡升级;共识机制的改进,如EOS、ADA、ZILLIQA、IOTA;区块大小的扩容,如BCH;还有链下扩容,比特币的闪电网络、以太坊的雷电网络、Plasma。

吞吐量是基本瓶颈,有人争论说区块链速度不是关键指标。速度是绕不开的,就算通过链下扩容,还是需要解决速度瓶颈。天下武功,以快为先。

除了吞吐量,智能合约还要解决链下信息的问题。

什么是链下信息?

比如我用智能合约做一份保险,有人生病了就给他赔钱,但我怎么知道他生病没有呢?

现在的保险公司是采纳医院的治疗记录。

区块链是一个封闭系统,当前的智能合约只能读取区块链自己的数据信息,比如这个账户余额有多少,比如当前区块高度有多少,可以把这些信息作为变量写到程序里。

但是,保险人有没有生病这种信息,区块链是不知道的,这就是链下信息。

之前转发的真本聪百倍币系列之LINK,这个项目就是解决以太坊链下信息难题,专业术语叫oracle,有人翻译预言机,有人翻译信息机。

有了链下信息,智能合约可以编程的能力就太强了。

像刚才说的疾病保险都可以编程。生病就给你赔钱。

再比如说,我很有钱,我临死前突发奇想,想把我的钱全部分给世界上所有的程序员。智能合约可以帮我实现这个愿望。

如果没有智能合约,要执行这个遗嘱,需要的成本很高,需要到世界各国调查有多少程序员。

从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到,oracle技术难点很多,链下信息很容易造假,你相信哪个节点提供的信息是真实的呢?

诶~这就是大数据技术擅长的问题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判断信息的真实情况到底是怎样的。你造假一个数据很容易,但你同时造假100个数据,难度就很大了。数据是一张网,你是程序员,你毕业的学校是哪个,你的公司是哪个,你的同事是谁,都是串起来的。

解决了链下信息的难题,智能合约就全面接管人类的经济生活了。

所有和钱有关的,像什么发工资、发奖金、股票分红、期权激励、扣社保、扣税、保险理赔、彩票中奖、买股票、基金定投、交房租、收房租、水电费、电话费……

甚至央行加息、银行间结算、股权质押、企业贷款……

全都是智能合约在自动执行的,只需要找程序员写好程序,触发条件就执行了。

所以大家说律师、会计师这些都要失业。因为都被智能合约取代了。这些的前提都是要解决链下信息、大数据、人工智能判断的难题。

智能合约的前景是无比宏大的。在经济效率全面提升之后,人类会开辟出新的经济形式,新的金钱游戏,以前不敢想、不能做的,有了高效率的金钱机器,都可以开动起来。像我说的捐款给全球程序员,这样奇怪的遗嘱,都变得可行。

在这种金钱效率空前提升的过程中,也带来更多的挑战,比如税务,需要全球政府的联合税收;比如法律,经济事件的法属地、涉及人员等,都比以往更大规模、更大深度的全球化。不用谈未来,目前的区块链项目已经是如此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