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记忆》49:“元老级”的游泳池
【本文作者: 罗文诚;摄影:完 璧】
蓉城最早建成的三座游泳池,与锦江区关联颇多。此话要从很早前说起。
早年间成都没有游泳池,夏季最炎热的日子里才会有 人下河下塘洗“冷水澡”。后来随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大 批“下江人”逃难到四川,其中许多人来到成都,他们的开放意识和较为新潮的生活方式,逐渐对闭塞的成都人产生了 影响,而游泳池就是在他们一再鼓吹和身体力行的带动下 悄然出现在成都的。
成都市第一座游泳池是 20 世纪 40 年代初建于“疏散桥” ( 即 如 今 的 锦 江 大 桥 )南 岸 东 头 的“ 南 虹 ”游 泳 池 ,取 其 南 虹卧波的诗情画意。它用筒车接水槽汲南河水,倾入大砂缸, 经棕垫卵石粗沙过滤再流入净水池加明矾沉淀,最后加漂 白粉消毒处理流入泳池。整个过程即是一幅天然田园风景 画作,恬静幽雅韵味无穷。由于南虹游泳池是成都第一家 标准泳池,市民们感觉新鲜好奇“洋盘”。又兼地理位置优越,周围有南虹艺专校(即 今气象学院原址)、济川中 学(16 中)、浙 蓉 中 学(25 中)、华西协和大学、齐鲁大 学、金陵大学等众多青年学 子客源,经营势态一直很 旺。新中国成立以后改为 直接用自来水入池,卫生条 件大为改善。1952 年,成都 市在这里承办了西南地区 几省、市首届游泳锦标赛, 更把南虹的知名度推向全 国。南虹不愧是我市游泳 场馆的元老和寿星,一直使 用至 20 世纪 90 年代初,该地 被征用修筑汇通银行综合 大楼,它才告别半个多世纪 的历史彻底消失。

受“南虹”的影响和启迪,另外一些人又傍南河北岸建国西后 街略约位于现今锦江中学处,于 1944 年建了另一家标准游泳池, 取名“复兴游泳池”,意即抗战必胜民族复兴之意,但是游泳池修 好后生意并不景气,新中国成立以后因城市建设所需逐渐湮没不 存。
1945 年抗战胜利,又有“好事之徒”在新南门外磨子桥上游, 成都县中(现在的成都七中校)背面另掘了一座游泳池,紧跟形势 取名叫做胜利游泳池。外观看去池子修得很气派,岸边耸立着一 幢“哥特式”小洋楼及跳水台,沿池几株杨柳树婆娑起舞金蝉齐 鸣,东边开阔地是一片梨子树果园,景色宜人,野趣实足。然而, 如此秀丽的泳池,皆因取水完全是“三台山”下小溪堰头自流水, 既未沉淀又没消毒,加之地势偏僻,所以专程去那里游泳的人较 少,新中国成立后沦为养鱼池也就不足为怪了。
(下篇:《成都茶馆趣味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