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人生说明书人生自有诗意

行道即是修道 弘道即是证道

2019-02-28  本文已影响3人  自在阳子
“顿成”就是顿入,不假次第,实为“倒果为因修行法。

圣哲将他修行的八步瑜伽的所有成果、境界、见地、身心的改善等等一切,在我身心和生命里重演和展现一次。这重演和展现一次需要多久?

它既是一瞬间,也是一辈子。

说其一瞬间,因我即圣哲故,当下圆成;说其一辈子,因精进不懈故,用中国文化的观点看,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故。

成圣证圣只需一瞬间,是当下圆成。而行圣人之道,则是永无止境的事。

行圣人之道,就是行天之道,就是“替天行道”。

所行何道?就是爱民化物之道,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向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道。

“顿成”,如高山坠物——一彻到底;如东方日出——转瞬之间,天下光明。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在“倒果为因修行法”中,重点早已不是“如何修道、如何证道”的问题了,

那个重心在于“我们当下即是圣贤之圆满后,如何行道和弘道”的问题,“如何道泽众生”的问题。

包括瑜伽和佛教在内的印度文化的特点是,将主要精力放于如何修道和如何证道上。

而中国儒家则始终将人生和用心的重点,放于修道和证道后的行道与弘道上。

在儒家看来,修道不难,证道也不难。

因为不难,故完全可以在行道和弘道过程中,“顺便”就把修道和证道完成了。或更进一步,将修道与证道化入行

道和弘道中,行道即是修道,弘道即是证道。此即“即本体即工夫,即工夫即本体”之意。

不用刻意将修道与弘道打成两截,分别用不同的时间段来各自完成。故儒家之“顿成”与“圆境”,善巧之极,高明之极,实不可思议。

一一《瑜伽经直解》

【至人心法】

成圣证圣只需一瞬间,当下圆成。而行圣人之道,则是永无止境的事。

修道不难,证道也不难。故完全可以在行道和弘道过程中,“顺便”就把修道和证道完成了。或更进一步,将修道与证道化入行道和弘道中,

行道即是修道,

弘道即是证道。

“即本体即工夫,即工夫即本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