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与荷
人们都希望住的地方能临着一泮水,有的希望开窗见海,有的希望临河而居,有的则希望看到的是一汪湖水。定居于一个城市的人,也希望这个城市有山水,也许是大河穿过,也许是毗邻江海,也许这个城市的中心有湖,——哪怕浅浅一盏也好。
这么看来,在杭州定居的人是幸福的,因为她很多年前就被称为“天堂”了。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排在前头,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湖比西湖大得多得多的缘故,有湖必有荷,荷是点缀,也是点睛,——湖水清澈,碧莲满目,想着也醉了。
湖与荷·夏据说西湖形成大概是在秦汉时期。《西湖寻梦》载:“大石佛寺,考旧史,秦始皇东游入海,缆舟于此石上。①”说秦始皇当年御舟自东海南下,从钱塘江喇叭口朔流而上,至今天的宝石山南侧上岸,封“钱唐”县,自此有了杭州。而吴山和宝石山之间当时还是钱塘江的水域。后来地质变化,泥沙淤积,形成一片湖泊。唐朝,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兴修水利,疏浚淤泥,增设水闸,做了不少好事。那日往孤山寺探友归来心情大好,吟了一首《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后来,又吟出“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②”的诗句,自此以后,这片湖泊逐渐定名为“西湖”。先前,有“美丽的西湖,破烂的城市”之说。这个说法在上世纪90年代还十分应景。因为那时的杭州只有巴掌大的一块,主城区范围由环城北路、环城东路、环城西路和解放路围成,西湖就在当时主城区的西面,再往西往南就是山。定居杭州的、来旅游的,就是看西湖。
湖与荷·夏据说西湖的面积因历史沧桑也有变迁,唐代时的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清朝还有约7.5平方公里,而现在的面积约6.7平方公里。西湖被白堤和苏堤分为里、外和内三个部分,本世纪初实施的西湖西进工程又开发出杨公堤周边的广阔水域,让西湖的姿色又增添了不少。西湖北邻宝石山,临湖的是北山街,东面是杭州主城区,西南面群山环抱。西湖可以看的景点很多,沿北山街由西向东至杭州植物园,先后有断桥、宝石山上的诸多景点、岳王庙等等;沿南面的南山路,柳浪闻莺、太子湾公园、雷峰塔、净慈寺、花港观鱼、虎跑等景点与城市有机结合,散落于西面的灵隐寺、茅家埠、三台山、龙井、梅家坞等等如一颗颗的宝石点缀其间,而湖中的湖心亭、大小瀛洲、平湖秋月、孤山等景点更是西湖的精华。晴天碧波荡漾,雨天氤氲涂抹,无论天气,不管季节,在湖边驻足看那一汪水的人摩肩接踵,现在的西湖已经没有旅游淡季。西湖的景点很集中,如果是走马观花,三四天时间也就看完了,但是如果细看,仅仅品味湖里的荷,四季轮一回都不够。
湖与荷·秋春天,“小荷才露尖尖角③”的时候,万物复苏,柳树新绿,桃花映水,生机盎然。夏天,碧波如画,莲叶翠绿接天,粉嫩的、嫣红的、纯白的荷花瓣儿围着黄蕊袅袅婷婷的在风里舞动;天晴的时候蜜蜂、蝴蝶穿梭其间,天雨的时候水滴在硕大的莲叶上晶莹闪亮,滚动变化。秋天,叶枯莲蓬空,而他们依旧挺得笔直,静守如镜的湖面不肯离去。冬来,或有雪,残荷应景,不畏严寒,守护者莲藕孕育来年。“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④”,不管世事沧桑,不论毁谤褒贬,荷有荷的骨气,荷有荷的性格……
湖与荷·冬①《西湖寻梦》清·张岱
②《杭州回舫》唐·白居易
③《小池》宋·杨万里
④《暮秋独游曲江》唐·李商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