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罗曼罗兰

2017-05-06  本文已影响243人  097bbe3f4b48

在我朦胧的记忆当中,最先知道罗曼罗兰这位作家,或许只是源于一句偶然背过的名人名言,这也是上学时语文老师最喜欢让学生做的一件事。

直到大学毕业以后,走出象牙塔的我,虽然辗转于各个地方工作,却始终找不到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不顾一切地冲上北上广,终究还是被现实折腾的遍体鳞伤。而当抛下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之后,我反而疯狂地迷恋上了艺术。为了了解艺术家的心理和状态,找遍了各种文学著作之后,《约翰克里斯多夫》这本书终于吸引了我的兴趣,查看简介,作者罗曼罗兰,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抓住下班时间的每分每秒,我久违的沉浸在了文学作品的世界之中,忘乎所以。主人公约翰克里斯多夫对音乐艺术的执著,追求人性美好的信念,以及晚年时的淡泊超脱,完美地展现了一个有理想之人的成长轨迹。年少时的轻狂,青年时的不羁,也曾让他受尽了磨难,但正如罗曼罗兰在《名人传》中所说:

但愿不幸的人,看到一个与他同样不幸的遭难者,不顾自然的阻碍,竭尽所能地成为一个不愧为人的人,而能借以自慰。

毫无疑问,罗曼罗曼笔下的人物,的确给我带来了长久的心灵慰藉。那些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他们或是生活困顿,也许贫病交加,但为了理想,为了钟爱的艺术,他们之所以能够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全靠对人类的爱和信心。

十九世纪后期生于法国的罗曼罗兰,从小就对音乐有着特殊的爱好,当他取得教师资格证后,开始与大文豪托尔斯泰通信,之后在《名人传》中也写了关于他的传记。世纪交替之时,罗曼罗兰开始尝试文学创作,他只是一介落魄书生,与千金小姐的婚姻佳话,终究还是破裂了。他先后发表了《名人传记三部曲》、《约翰克里斯多夫》等经典文学作品,直到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罗曼罗兰似乎从来就关注人类的命运和痛苦,希望把那些同样受着苦的伟人,所经历的磨难一一展现在世人面前,告诫人们这个世上受苦受累的同胞并不孤单,只要我们心怀理想,坚持信念,就终会有破茧成蝶的那一天。

临近作家知天命的年纪,世界大战突然爆发了,本着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担忧,罗曼罗兰的文章和小说转向了反战的主题。尽管招到右翼分子的抨击,他没有选择趋利避害,而是自愿用慷慨激昂的文字,激发人们对正义及和平的渴望。因而他晚年被法西斯监禁,直到巴黎解放,才重获了自由。

或许罗曼罗兰被称为人道主义作家,实属当之无愧。他笔下的人物,不管是真实的米开朗琪罗,还是以贝多芬为原型的虚构角色约翰克里斯多夫,总是以顽强的意志,和对艺术的执著,直面人生源源不断的痛苦与挣扎。他们或由病痛的折磨,或由遭遇的悲惨,或由内心的彷徨苦闷,或三者交叠于一身,深重的苦难几乎窒息了呼吸,毁灭了理智。在人生困顿的道路上,他们为了寻求真理和正义,为了创作出表现真善美的不朽作品,无一例外的献出了自己毕生的精力。

借用电影《七宗罪》末尾的台词——海明威说过:“这个世界很美好,值得我们为之奋斗。”我只同意后半句。或许我们生活的世界远没有想象中那般美好,到处充斥着正在遭受困苦的人们,但透过作家的文字,我们感同身受,并聊以慰藉。我们从中获得信念,找到坚持下去的意义,并愿意为之付出毕生的心血,无怨无悔。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