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历史有意思文史赏析

于谦冤死,他是夺门之变的牺牲品,学者的这番解释令人信服。

2019-05-18  本文已影响9人  王老师聊围棋

明英宗的“夺门之变”,在形势上是拥立一个皇帝,废除一个皇帝,但拥立的是老皇帝,废除的是新皇帝。有的历史学者却认为,这件历史事件的背后,蕴含着深意,而且跟一个人,有着很大的联系,他就是于谦。

为什么有些学者会提出这样的质疑呢?其实仔细的玩味一下当时的历史事件,就会从中发现其中的端倪。

当年明英宗被也先被俘,认为可以将明英宗作为一个很大的筹码,来要挟明朝。但是,出乎也先的预料,于谦认为“社稷为重,君为轻”的理念下,拥立了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为皇帝,这就是明景帝或代宗。

也先感觉明英宗失去了利用的价值,便将明英宗送还。

于是明英宗便被送入了南宫,开始了长达7年的囚禁生活,名义上是太上皇,实际上是囚徒。

在明英宗被囚禁的时候,明景帝做了两件事情。

第一件就是怕明英宗复辟,加强了对明英宗的看管。

第二件是废除了明景帝的长子朱见濬太子的身份,册立了自己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为了加强对明英宗的看管,南宫的大门常年是紧闭的,日常的饮食和衣服都是从一个小窗户递进去的。为了防止明英宗对外联络,纸和笔是极少供应的。

那在这样对明英宗严加看管的情况下,“夺门之变”是如何发生的呢?主谋又是那些人呢?

首先谋划明英宗复位的是武清侯石亨。石亨在北京保卫战期间,立下了一些汗马功劳,所以就掌握了一些兵权,爵封武清侯。

武清侯石亨这个人的野心是很大的。但是在于谦掌握兵权的的情况下,有种不得志的感觉。当石亨看到明景帝病入膏肓的时候,心中不觉的动了谋取大功的念头。

于是石亨找到了亲信张轨、杨善及太监曹吉祥等商量:现在朱见济太子已经去世,而且现在明景帝的病一定是好不起来了,现在上下的官员都在策划拥立各自尊崇的人为新的君主,以我的意见,拥立明景帝不如拥立太上皇复位。

石亨的意见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在徐有贞的策划下,经过周密的筹备,石亨等人分头了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有张轨悄悄地告诉明英宗复位的的事情,让明英宗有所准备;

同时有太监曹吉祥等人将情况密保给孙太后,很快就得到了孙太后的首肯。

于是在景泰八年的正月十六日的晚上,徐有贞与石亨、杨善等人拿着孙太后的懿旨,调军向皇宫进发。

由于准备充分,明英宗很快就被他们从南宫救出,他们拥着明英宗顺利进入宫内,一直走到了奉天殿,三呼万岁,钟鼓齐鸣。

在正月十七日,当群臣正在朝房准备明景帝早朝的时候,忽然听到钟鼓齐鸣,一会儿又见诸门大开,群臣正在诧异的时候,只见徐有贞急匆匆的跑来。

徐有贞大声呼喊:“太上皇已经复位了,快来朝贺。”

由于事出突然,众臣都面面相觑,竟然无人敢正面反对,稍稍一迟疑,群臣便一道来到了奉天殿朝觐明英宗。

到了这个时候,明英宗朱祁镇亲自向大家宣布自己已经复位了。

朱祁镇自“土木之变”之后,在塞外和归后软禁与南宫,已经整整七年半的时间。明英宗终于又如愿以偿的登上了皇位,这件事历史上称为“夺门之变”。

根据徐有贞等人的建议,明英宗在登基大典正式举行以前,便迫不及待地下令在朝班中将于谦和大学士王文拿下。

因为就是于谦在明英宗被俘以后,首先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又是他,带头拥立朱祁钰为帝王,并且在明英宗被迎归时,表示明景帝之位是不能变动的。

于是在明英宗复位的第六天,谕令将于谦、王文午门问斩。

其实于谦死的很冤屈。于谦是一身正气,时刻以社稷的安危为己任的。

石亨、徐有贞和曹吉祥表面上是拥护明英宗,实际上这些人与于谦积怨很深,已经达到了势不两立的境地,可以说为了一己之私,决心要扳倒于谦。

但是明景帝和于谦有着很特殊的关系,所以要扳倒于谦,首先要废黜明景帝。

一心为国的于谦,却对身边的同僚的险恶的用心,丝毫都没有觉察,所以并没有预防,最终让小人得志,被这帮小人害死,这实在是令人扼腕惋惜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