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调频文艺花园散文

拐角处的面筋店

2018-02-15  本文已影响0人  张小苔mi

冬季的天黑得早,外加风大,七点左右的小县城已经略显安静。匆匆走在回家的路上,老远就听到有音乐声响起,歌词速度明显加快了一倍,很是突兀。走近看,原来拐角处有家卖烧烤的小店面,正想开开荤,我便毫不犹豫走过去。到了那儿才发现,只卖面筋、鱼豆腐之类的小烧烤,品种不过四五类,并无其他。心里想着,来都来了,就吃串烤面筋吧!

两个小伙子二十五岁上下,有点憨壮,但分工明确,配合还算默契。角落里的音响放着网络流行歌曲,震耳欲聋,相当聒噪,墙上贴着支付宝、微信付账的二维码,门头上还挂着精致的烫金招牌――陈氏烤面筋。我以为他们是晚间活动,专做夜市,主打烤面筋,一问,正在烤面筋的大个子轻描淡写地说,不是啦,我们一般八点左右就关门了,也烤玉米、鸡翅、鱼豆腐,今儿天冷,烤完你这串我们就收摊回家了。我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在这小县城,从未见谁专门弄间店面专卖烤面筋,别人都是弄个小推车,方便城管突袭时第一时间溜走。我偷偷在心里帮他们算了下成本和房租,忍不住感叹:年轻就是任性的资本呀!

大概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我绞尽脑汁也猜不出眼前这俩大老爷们,到底是富二代出来体验生活还是生活所迫出来自主创业?只断断续续听得他俩边忙活边聊天,计划着关门后去哪儿,要带几串面筋回去。对话里得知,两人是亲兄弟,看他们长相,确实是一家。看着两人像是新手,不敢奢望有多好吃,但最后的一个细节,却让我对眼前人刮目相看:烤好后,负责烤串的那个小伙子,麻利地把面筋顶端带尖头的竹签认真地剪掉,这才不慌不忙递给我。我一看那个盒子,里面凌乱地躺着几个竹签头,看来他们今天的生意并不太好,但雨夹雪的夜里,我突然发觉这样的举动格外暖心,尝了下,果然不出所料――迄今为止吃过最难吃的烤面筋。但这么细心得处理,相当有人文关怀,小本生意能做到如此用心,也算是有心人呀,没看出来这两个粗犷的大汉还是两枚贴心暖男!

冥思细想,生活中还真有不少类似的暖心美:有很多店家早已把糖葫芦带尖头的那一端放到了下面,就算小孩子也可以放心大胆地吃,不怕享受美食时被扎伤;很多超市和饭馆的厕所里都贴了温馨语,提醒突然有亲戚造访的女士去服务台寻求帮助;地铁和公交车上的“请给老、弱、病、残、孕和抱小孩的乘客让个座”早已换成了“请给需要帮助的乘客让个座”。一个小小的变动和提醒,花的是心思,用的是真心,传达的却是理解和关怀。

朋友,别说这世界太丑,睁大双眼,用心体会,你会发现:生活处处有温情。

图片发自堆糖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