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中二读书会读书

读《自立》有感

2017-06-15  本文已影响70人  Tina_Sun

读《自立》之前,我已经在找寻自我,做自己这条路上摸索太久,我在很多的书中寻找,也在互联网的吉光片羽中找寻一点点光亮,以为可以指引我方向。我以为我对“自立”已经有了充分的理解,但真的下笔,却发现我无法用文字来定义。只是心中一团模糊的光亮,我知道它在那里,却是咫尺天涯,不能触碰。

读《自立》之中,有几点很是触动的地方:

哪怕整个宇宙都充满了善,若他不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自己的土地上耕耘,他连一颗饱满的玉米粒都得不到。

那个不停地向外探寻的我,就像这句话中的“他”。我享受着知识经济的便利,徜徉在知识和思想的海洋里,但即便浸泡地再久,吸收地再多,终是没有和我现实生活发生真实的联系,我只是享受了精神上的饕餮盛宴。但我终是要回到现实中,面临颗粒无收的土地,这种精神和现实的巨大反差,比单纯的匮乏痛苦多了。做一个自由而无用的灵魂固然潇洒,但是俗物如我,还是期待收到玉米粒的。怎么样让知识和行动发生真实的联系呢?就如同在土地中耕耘播种一般自然。我能想到的是全身心的投入创作,就如同此刻我坦诚表达自己,用文字。

让人不自信的两种恐惧:顺从和一贯性。

关于顺从,从童年开始,为了安全感和认同感,顺从于成人的规则,成为一个“乖”的孩子。成人之后,为了“五斗米”,顺从于职场的规则与潜规则。人生前20多年的时间里,我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来讨好和顺从这个世界,却只得到一个面目模糊的自己。就像此刻你问我是谁?我支支吾吾言不由衷。

关于一贯性,我觉得也是基于顺从衍生出来的。我想要保持的一贯性其实就是从过去到现在设定一个完美的形象,符合外部世界对的期望的形象。然后从过去到现在,以至于到未来,时刻保持这种一贯性,唯恐自相矛盾。这种一贯性扼杀了自我的个性,让我活成一个硬邦邦的假人。

假设我放弃顺从与一贯性,我会失去他人不痛不痒的认可,或许还会受到指责和白眼。但我会收获一个强大而自性自足的自我,收获真相和创造。

跟我们的宗教、教育和艺术一样,我们社会的倾向也在向外索取。所有的人都在借社会的发展夸耀自己,个人却没有真的进步。社会从来不会真正的进步,它在每一处的发展,都同时伴随着另一处的倒退。

如果这就是真相,无论庞大的社会洪流,还是携裹在其中的个人,都只是当下一刻的真实存在。并没有所谓的进步与高尚,只是一刻一刻连续不断的变化。那么我需要专注的就只有我脚下的路,别无选择,别无期望。所有的力量都必须由内在萌生出来,我依赖外界一分,自己的力量就会被削弱一分。我全身心投入创造,也承受我的创造。当然,我认同交换原则,交换让每个人的创造得以更充分的使用。

通篇读完《自立》,有种满是重点而又找不到重点的感觉,于是又回头反复咀嚼了几处触动我的地方。整体而言,这本书给我的感受是平静,不会像《秘密》等书那样蛊惑人心,让人感觉好像窥得了世间法门,从此一帆风顺,心想事成。不,越是深入阅读《自立》,越是觉得没有捷径,世间的路就是最朴实的,是你一个脚印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今天作了一个人生中比较重要的决定,有得有失,我决定不再苛求最完美的解,只管走我该走的路,能走的路。

自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