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婚姻故事》:完美婚姻消亡史
周末看了奥斯卡提名电影《婚姻故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51551/407fe0726602f30a.jpg)
影片以一场离婚官司为切入点来审视婚姻,入木三分地展示了婚姻里的爱与恨,温暖与悲伤,付出与束缚,不舍与不堪。有人说,它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每个人在婚姻里的样子;也有人说,它温暖又令人心碎;还有人说,它是婚姻劝退指南。
影片开头,在不急不缓的旁白声中,一个完美和谐的家庭、一对默契无间的夫妻、一段令人艳羡的婚姻生活,慢慢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以至于让观众直到最后都难以相信他们会离婚。
是啊,与中国许多“保姆式妻子”、“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甚至家暴频出的家庭婚姻状况相比,女主已经生活在天堂里了,不是吗?不得不说,西方的女性独立与自我意识已经甩我们好几条街了。
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看到了看似完美婚姻背后的难以调和的矛盾,果然幸福的婚姻是相似的,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
查理的自私自负、控制欲、从不考虑和尊重妮可的想法,让妮可在婚姻中逐渐失去自我与自信,一而再再而三地沟通无果、失望再到绝望,最终下定决心离婚。而查理直到上法庭仍然不理解妻子为何要执意离婚,认为妻子在作,在抱怨,在无理取闹。
影片告诉我们,婚姻最可怕的不是争吵,也不是离婚,而是我们还在一起,却越来越忽视彼此,越来越不懂得彼此。
婚姻中,相互沟通与理解、尊重与支持是多么重要。
《亲密关系》中提到,我们爱上一个人,是为了满足我们未被满足的需要。
妮可需要一个和自己相反的,冷静、理智的伴侣支撑,而醉心事业的查理需要一个甘心在背后默默付出的人做后盾。
但是,两个人在一起,如果仅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要求对方满足自己的需求,发现对方不是自己想象的样子,就去“控制”、“改造”,或者强忍着过下去,这样的关系,只会让人越来越累。
好的婚姻具有成长性。知道伴侣身上有缺点,他不如自己想象的好,但是双方都会相互尊重,相互磨合,这样,情感才能在双方之间流通起来。
离婚后,妮可实现了自己当导演的梦想,查理也终于学会了爱,懂得了爱。然而他们不可能重归于好了。观众不免会为两人惋惜、遗憾,但是,这就是生活的真相。
影片有几段对话十分精彩,一是妮可对女律师倾诉自己的婚姻真实感受;二是女律师关于“社会对母亲的要求要比对父亲的要求苛刻得多”的言论;三是夫妻10分钟吵架的场面。台词经典,演技炸裂,值得二刷三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