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朱清时:让孩子去争100分是浪费时间和资源,磨灭创造
每晚10点
不见不散
原生态的学生一般考试能得七八十分,要想得100分要下好几倍的努力,训练得非常熟练才能不出小错。要争这100分,就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和资源,相当于土地要施10遍化肥,最后学生的创造力都被磨灭了---朱清时
朱清时(1946年2月-),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人,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首任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七任校长(1998年-2008年)。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员、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教育忽略了5个基本要素的培养
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如何培养创新能力,这是我从几十年科研教学经历中得到的。创新型人才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它有5个基本要素:批判思维,想象力,洞察力,注意力,记忆力。
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如何培养创新能力,这是我从几十年科研教学经历中得到的。创新型人才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它有5个基本要素:批判思维,想象力,洞察力,注意力,记忆力。
这5个要素恰好是被中国教育排斥在外的。中国教育最大特点是只重视传授知识给学生,忽略了5要素的培养。这也是中国大学现在培养不出大师的一个原因。
批判思维
创新型人才首先要有批判思维,能打破常规,突破思维定势。而应试教育,只重视考高分,忽略了批判思维的培养。
灰姑娘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午夜钟声到了,一切都会变成原样,马车变回了南瓜。但水晶鞋却留在了王子那边。一位听故事的小朋友说,到了午夜魔法就失效了,为什么灰姑娘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呢?
当小朋友提出这个疑问时,老师的回答是你不要胡思乱想,课文怎么讲你就怎么记。这就扼杀了学生的批判思维。
想象力
想象力也是创新型人才一大要素。想象力是用自己的大脑,根据过去的经验,去构造出没有的新东西。有人看到了狮子和人,想象出狮身人面像,中国古人综合很多动物,想象出了龙。
想象力是创新能力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知识是有限的,可以弥补,想象力被扼杀了,就不可能有创新思维了。
人天生就有想象力,孩子的想象力最丰富,但孩子的想象力在学校教育下,会被缓慢扼杀。家长和老师合盟,要孩子照课本上背诵、理解知识,孩子用自己的想象力写出的答案,老师就给错,这是中国教育的一大弊病。
洞察力
洞察力听上去大家觉得陌生,教育界很少有人提,这也非常重要。我们常听说某某干部有能力,在复杂情况下能抓到问题关键,找出规律,找到解决办法,能驾驭复杂状况等。其实这就是洞察力。
我在麻省理工参加一些教授聚会时,常听人家评论某年轻人说,某某在这个问题很有“feeling”(感觉)。我们讨论篮球运动员时,常说这个运动员现在找到感觉了。这个“感觉”说的就是人对现状、对规律、对未来的洞察力。搞科学和打篮球一样,需要有洞察力,在复杂的情况下找出问题的关键,找出规律,看到未来。
记忆力和注意力
记忆力是说记性好坏,这个我就不多讲了。注意力值得再讲讲。注意力是说你集中精力在一件事情上的能力,注意力越好,思维就越有深度。
爱因斯坦的朋友在回忆录里写,一天他和爱因斯坦约好下午两点在车站见面,他临时有事情,没有赴约。当时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话,不可能去通知爱因斯坦。过了两个钟头,他办好事情赶去车站,发现爱因斯坦还在原地坐着等他,他向爱因斯坦道歉,爱因斯坦说,没有关系,我才坐下来一会儿,一个问题才刚刚想完。
爱因斯坦的朋友在回忆录里说,爱因斯坦专注一件事的能力远超常人。一般人最多只能坚持几分钟思考一个问题,爱因斯坦可以几小时甚至一天,因为注意力好,思维可以到很深很深。
南科大在2012年自主招生中,测试过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从1写到300(要求在7分钟内连续写出数字1-300,不能涂改),几千考生里只有六个人全对。注意力一般被大家忽略了,注意力要超集中,想问题才能想得很深。而大家只知道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成绩不会好。
如何培养这些素养
成为创新型人才的5种素养怎么培养?这不是你上几次课,看几本书就可以的。就像鲁迅所说,想成为小说家绝不是看些“小说写法”之类的书就可以的。这要靠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悟出什么是想象力、洞察力,什么是批判思维,如何集中注意力。
杨振宁曾回忆,他在西南联大上过量子力学的课,上课老师是中国式的。他去美国读书时,又在一位物理学权威教授那上了量子力学的课程。美国教授的讲课在物理上给他很多启发。杨振宁在老年还一直在回忆这件事。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最好的是营造出一种良好的研究氛围,让学生跟着大师级的人一起工作、学习,观察大师怎么想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从中能感悟到什么是想象力,如何发挥想象力;什么是洞察力,如何培养出自己的洞察力。
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跟课堂教学关系也很大。与中国学校比,西方的大学、中学和小学,课程相对较少。他们不仅传授学生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如何得到知识。
比如地球是圆的,老师不能光说地球是圆的,然后拿出地球仪比划一下,你可以说说,当你在海平面上看一艘船。最先出现的是船桅,然后慢慢的是船身,这样学生可以推演出地面是一个球面。这样的教法,学生学的知识会少一点,但更有创新能力。
西方国家曾经也搞应试教育
西方国家100多年前的教育模式,跟中国的现在一模一样,我们可以从爱因斯坦的回忆录里看到,他回忆在苏黎世大学的学习情况——
我成为一个中等成绩的学生就满足了……学校里的好学生要理解所有的东西,要心甘情愿把精力集中在老师所教的东西上,自觉做好作业,要把课程上所有东西记下来。对我来说,大学教的知识不都是有益的。就好比无论多好的食物,强迫吃下去总会把胃口和心情搞坏。纯真的好奇心的火花也会渐渐熄灭……
这段话说的情况,跟我们中国目前教育的弊病完全一致。西方国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改变了这种单纯灌输知识的教育,变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人性化、个性化地设定教学大纲,给学生一流的知识,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在麻省理工大学工作和学习过,麻省理工的本科生一学期一般是4门,不敢选多了,因为每门课的强度是中国的三四倍。一门课要课堂学习,要看相关的论文,要做课程的设计项目,写报告,上台讲解。一学期下来,学生知道了课程要学的知识是什么,而且也知道了知识是怎么来的。
六成家长认为孩子该学的就是书本知识
据一项由河北省辛集市、湖南省常德市、江苏省吴江市、常熟市830位中小学生家长
参与的调查显示:六成的家长认为:孩子该学知识就是数学、语文、外语这类书本上的内容。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孩子就该学对升学和考试有用的内容;上大学后孩子就该学对就业有用的内容。
其理由是孩子的精力有限、自制力、控制力有限,该学的还学不完呢,何来时间学习那些一时还用不上的。其余近四成家长则赞成孩子可以学一些“没的”。在他们看来,凡是对孩子身心健康有益的、能够丰富孩子自身的、孩子感兴趣的、能够提高孩子综合素质的内容,虽然与书本知识的学习无关,与升学无关,但可以让孩子终身受用的都应该学。
然而,同样是这些家长,当让他们对赞成子女学点“没用的”的方式进行选择时,选择“灵活机动——看孩子学习以外有没有时间”的家长占了58.07%;选择“精神支持——说说而已”的家长占38.94%。只有16位家长选择了“大力支持”。作为父母,究竟该不该让孩子学点“没用的”。其实,社会早已经给出了答案。
“第十名现象”值得反思
曾被人们广泛流传的事例是,一度担任过美国能源部部长的朱棣文,在上学时常常是旁骛较多,成绩一直在十名左右徘徊,而哥哥朱筑文则一直保持班级第一。然而工作之后,朱棣文当上教授时哥哥是副教授,朱棣文获得诺贝尔奖时哥哥才当上正教授。
在我国,浙江省杭州市天长小学教师周武早已将这一现象称之为“第十名现象”:小学期间前几名的“尖子”在升入初中、高中、大学乃至工作之后,会有相当一部分会“淡出”优秀行列,而许多名列第十名之后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竟会出人意料地异军突起、表现出色。
教育首先必须了解孩子成长究竟需要什么
如何看待孩子究竟该学什么?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才是无用的?
这取决于每一个家长培养自己孩子的教育理念。它决定了父母对孩子的期待程度以及教养方式。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
如果家长认为孩子兴趣很重要,那么即便条件不好,也会尽力为孩子创造有利条件。
在今天,对经济的考量,俨然成了众多父母对子女在读书、升学、留学等方面的基本依据,这让不少家长把对孩子的未来,几乎都押在了对所谓好成绩、好专业的追求上了,自然无暇兼顾对那些没用的东西的认识和探索。
如果说教育就是要以人为本,那么,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孩子成长究竟需要什么。对于孩子而言,一切有益其健康成长的东西就都是“有用”的。孩子的本性是玩耍、梦想、好奇和探索,那么,所有跟玩耍、梦想、好奇和探索有关的东西都应该是“有用”的。
然而,现在的许多家长连一点发呆的时间和空间都不给自己正在读小学、上中学的孩子,每天用作业和各种班把孩子的时间填得满满的。孩子只能起床学习,上床睡觉,累得连做梦的能力都丧失了。
没有自由哪来思想,没有探索哪来成就感。
如此长大的孩子在遭遇不成功的人生时,自然很难做到随遇而安。
当初的“无用”,也会成为未来的“有用”
北京亦庄实验小学校长李振村在写给《当代教育家》杂志2013年第一期的卷首中,引述了三个至今还能让他非常感慨的事例:20世纪70年代,韩国一个小女孩,某日忽发奇想,跟爸爸说:我想学中国话。爸爸问为什么?女孩回答:感觉好玩!爸爸很开明:好玩就学呗。
于是,这个女孩就四处找人学中国话。左邻右舍议论纷纷:中国这么穷,跟韩国连外交关系都没有,学中文有什么用?这样的父母对孩子太不负责任了!
如今,中国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年的小女孩已经为人妻为人母,做了全职太太,在家照顾着三个孩子。金融危机爆发,有一天丈夫突然失去工作。做太太的愁得一夜未眠,忽然想起自己的一技之长:会说中文!立刻发出求职申请,很快收到了五家公司的面试通知。
不久,她就携全家到上海一家韩国公司任职了。其实何止这个韩国的女孩,连续15年成为美国首富的比尔·盖茨在上学时也曾让父母伤透了脑筋;
还有达尔文,也曾是个小时候不务正业的孩子,看蚂蚁窝,捉蝴蝶,研究臭虫,就是不愿学习。父亲气急败坏,认为他“除了打鸟、养狗、捉老鼠外,有用的事一样都不会干,将来会丢全家的脸”。可是,达尔文就是从这些“打鸟、养狗、捉老鼠”的“无用”事情中,成就了一番伟业,改变了人类对生命进化的认识。
由此不难联想到现在我们身边的教育,已经彻底远离了“无用”。孩子的每一节课,每一份作业,老师和家长的每一句教诲,几乎都指向了一个目标:让孩子学习“有用”的东西!
什么是有用的东西?将来能帮助考上更高一级学校的东西,能够帮助谋取高薪职业的东西…结果,我们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全部的生命时光就被各种各样的作业、训练所淹没和充塞,他们的一呼一吸,一言一行,都在为了“有用”而努力着,忙碌着。中国可怜的孩子,大概是世界青少年群体中最“忙”的一族了。
因而,李振村指出,一个从小没有享受过自由、闲暇的孩子,长大之后怎么指望他们产生什么思想、智慧、个性?孩子从小被控制得越严,长大后兴趣爱好就会越少,自主性就会越差。这样成长起来的人,很难拥有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