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贝壳小岛‖文海...人民广场

上海年味:有家的地方便有年味

2020-01-18  本文已影响0人  司马荣光

不知不觉间,眼看就到过年了。

不知道小伙伴们给家人的礼物没有买好,

是不是都平安到家了。

小编在这里,提前给大家拜个早年!

说到过年,大家都说“人越长大,越怀念小时候的年味儿,不是那时候有多欢喜,而是再也找不到曾经的感觉了!”

那么,小时候过年,究竟是什么吸引着我们呢?一起来看看吧!

小时候,奶奶家还没拆迁的时候,家里还没有现在的天然气,还是用的最原始的炕。

奶奶会将烧好的美味食物放在边上的桌子上,在其边上的,还有奶奶准备的年货——瓜子仁,麦芽糖,花生,开心果......我就在旁边打下手,想吃就随手拿。

除了有吃不完的零食外,另一个原因便是放鞭炮啦,小孩子们拿着爸爸妈妈买的鞭炮,一个个兴高采烈的互相吓唬起来。

我到现在都记得我在好朋友脚边放了一个三响炮,想要吓唬他,结果人没吓到,却给他的新衣服上炸了个洞,听说他回去后被骂了个狗血淋漓。现在想想,还是有着深深的歉意。

大年初一从来不会赖床,早早就爬起来,抢着去第一个给长辈们拜年。然后喊上领居家的小伙伴,去各家门口把搜罗爆竹。

我还清楚的记得,捡到一个未点燃的千响炮的激动。虽然,现在想想这件事挺幼稚的,但当时纯真的我却觉得自己是最幸运的小孩。

跟着爸爸妈妈走门串户,回来的时候口袋总是鼓囊囊的。

这时候,爸爸妈妈一句,“先替(踢)你存着,等你要用时再给你。”这可能是童年最大的谎言。

但是,会时不时的给我点零花钱,我就跑去小店买点零食,买点鞭炮。

大年初二,走亲访戚,表兄弟聚在一起,一起打牌,饿了就抓一把花生,边吃边玩。

那时候,对于手机的接触比较少,没有WIFI,但也过的很快乐,因此也成了回忆里那份再不会回来的年味儿。

而今,科技日益发达的今日,每时每刻都可以面对面通话,聊天,过年团聚的形式也更多样化,但是不管走再远,心头总会有根绳子拴在家的那头。

年味儿,其实就是你所爱的都在你身边。

所以,趁这个机会,和妈妈去逛一逛菜市场,听她和摊贩讨价还价,感受平凡生活的魅力和平淡的幸福。

吃爸妈做的饭已经成为习惯了,是否也尝试亲手为他们做一顿饭。

在学校没有人对你唠叨,回家了也听听爸妈的唠叨。

或许你曾经讨厌他们的地方,却恰恰也是你对他们记忆最深刻的地方!

不管听民谣爵士还是蓝调,

年三十都要陪家人听《难忘今宵》。

这才是我们无论走多远都要回家的意义,

也是最温暖长久的年味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