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麦肯锡情绪管理课》,原来告别职场焦虑如此简单
你是否经历过被上司当着大家的面训斥,让你觉得很没面子,恨不得杀了那个上司;你是不是被同事取笑,自己却无法反驳,最后一整天都是郁郁寡欢,你是否因为自己害怕做一些自己不擅长的任务,然后就直接拒绝掉,但是自己知道丢掉一次机会,然后情绪低落,从而怀疑自己。
有了以上的现象的人,我们都称之为心理韧性弱,其实这样的人是很可怜的,被上司训斥,自己很愤怒,转而会把愤怒转移到别人的身上。有的人被骂了之后,谁和他说话谁就不讨好,或者回到家之后,把气撒在家人身上。那些被取笑而郁闷的人,他以后继续唯唯诺诺,再也不敢和别人打交道了,那写因为害怕而拒绝机会的人,他会不断的自责,从而不再做好任何事情。
那我们怎么才能在面对压力时把那些貌似坏的情绪转变成好的情绪,把消极的想法转变成积极地行动呢?
接下来我们解析一下ABC理论,就是事件的起因和思维的方式,作为结果的情绪和行动,依然看上面的例子,面对自己不擅长的任务,这是事件的起因。因为害怕自己搞砸,丢面子,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这就是当时的思维方式。从而拒绝,并且自责,怀疑自己,这就是结果的情绪和行动。
事件的起因是固定的,但是在思维方式这里,大多数时候大家都意识不到,这里会影响接下来的行动和情绪中。所以在解决焦虑问题中,就必须得从思维先开始。
首先,好的负面情绪和坏的负面情绪
很多人一看到负面着两个字就觉得那就是坏的,其实不尽然,负面情绪这只是名词,不是形容词,也可以分好坏。那么好的负面情绪都有哪些呢?担心,不快,自责还有悲伤。好的负面情绪就是当这些情绪出现了之后,就会往好的方面发展,丝毫没有影响到自己接下来的行动。
比如被某一个同事取笑了,我虽然不愿意被取笑,但那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别人取笑我是因为看到了我的某种不足,就算取笑了,也不是世界末日到了。当我想到了这些,接下来我会感觉到不快,但是我可以经受得住取笑,而且还能看到自己的不足。这就就是好的负面情绪触发好的行动。
那么坏的负面情绪又哪些呢?就是愤怒,情绪低落,强烈的不安和罪恶感。放这些情绪出现后,接下来就会我们就会因为愤怒而攻击别人,因为低落而抑郁,因为不安而焦虑,因为罪恶感而自我怀疑。
那如何引导我们往好的负面情绪上发展,继而做出好的行动呢,接下来有三个步骤,
一,定位错误的思维方式,
想要定位错误的思维方式,那就先了解错误的思维方式有哪些?
1,绝对化的“必须”型思维方式。很多人在遇到很多事情,或很多任务时,心里立刻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我必须要做到完美,我一定不要在竞争中失败,我不能被否定。一定要往我期待的发展,情况必须对我有利。
这些“必须要”“一定要”“绝不能”这样的词都是绝对化要求,因为是绝对化要求,那么将来将来进展不顺利或是无法实现,这将成为一种难以妥善解决的巨大悖论。
2,否定价值和志向本身的“无所谓”型思维方式。“无所谓”型思维方式是一种无法忍受“必须”型思维方式造成的巨大矛盾,就算目标,价值与志向都加以否定,并且将错就错的思维方式。在这些事情面前,很多人会说出“努力也毫无意义”,“划怎么好也是白塔”,“犯个错小事一桩”。
有一个朋友,在面对自己绝对要完成的事情上,除了疏忽。到后来发展越来越不顺利,这本不是他理想之中的事情,所以他立刻就产生出“犯了点小错也无所谓,”这样的想法。最后做事的积极性大度下滑,他再也没有激情的出那件事情,知道宣布失败。
二,驳斥错误的思维方式
每一种错误的思维方式都会有以下四种不合理性
1,不合逻辑。很多人希望别人不要取笑自己,或是上司不再责骂自己,仔细想想,我们只要是在工作,只要是和人在一起,我们随时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所以这样的思想是不合理的,只要看透了这一点,我们就容易接受别人的批评,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也接受了别人的不完美。
2,无法证实。很多时候我们出现了焦虑就是喜欢先入为主,比如公司里安排了一次任务,领导们表现得很重视,于是你就开始给自己身上增加心理压力,只要这次任务没完成,你的职业生涯就完了,只要这一次搞砸了,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但是真的会这样发生吗?谁知道呢,现在就应该努力专注当前的事情,把让事情有一个好的结果。
3,不实用。很多人都会说如果我现在身上五百万,我就真的舒坦了,再也不用在这种地方受这种气了,说实话,如果现在真的有五百万,那真的只能让你更加焦虑,一天总是害怕钱突然就消失,要么就真的很快就消失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你都难以在这上面找到幸福感。
4,绝对确信,不管是个人还是一家企业,拥有绝对确信心理都是致命的,对于个人来说,过度自信就容不得自己犯错,也经常会忽视一些渺小的因素,所以每一次失败的背后,都是因为被自己忽略的小事情而搞砸了自己的大事。所以放空自己,平视每一件事。
三,发现正确的思维方式
“最好”型思维方式。必须型思维会给我们增加很多的压力,所以要从必须型改为最好型,任务最好能能完成,最好不失败,最好能定期交付。
1,首相肯定事情的价值和自己的志向。每次接到任务,我们都要肯定事情的重要性,但是要意识到绝对让大家满意是不存在的,能做的就是让一部分人满意,包括自己。所以否定绝对要求,降低自己的志向,将其定为相对的愿望。
2,认识倒可能失败后的结果。事情失败了之后会怎么样,客户会倒向对手公司,这的确是很糟糕的事情,自己也会受到上司的批评。即便发生这样的事情,失败乃兵家常事,谁能保证自己是东方不败呢。
人们常常有这样的误解,那就是必须型思维等于努力程度。然而在重重压力下,大家经常会陷入焦虑,迷茫,烦躁最后事情停滞不前。而最好型思维放宽了自己的空间,遇到瓶颈时善于找出问题的根源,寻找出更好的出路。
只有这样的思考,才能把错误的思维转变成正确的思维。
具体的来说,与“悲观绝望”型思维方式相对的正确思维方式是“认为不希望发生,但即使发生了,也并非世界末日的”希望期待型思维。取代“耐性缺乏”型思维的是“不欢迎,但可以接受的耐心有韧劲”形思维方式,取代“指责或自卑”型思维方式的是“没有100%的不好的容忍接受”型思维方式。
正确的思维方式加上十足的努力,才能愉悦轻松的完成一件事。愿各位都能正向思考,早日摆脱职场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