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禁书悖论”
读了一篇梁文道先生的文章,里面提到一个叫“禁书悖论”的现象,即越是禁止的东西诱惑力越大,越是去批判某个东西,而且由政府去批判,老百姓越局的那很可能是真理,否则何必禁止?
其实我觉得这一现象背后起支撑作用的是百姓自我感受的权利或利益与政府权利或利益的对立。虽然百姓的权利或利益在某些时候确实与政府的权利或利益是对立的,但这种对立并非全面的,静态的,两者仍有不少统一的地方。可惜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或者说不能以多角度、动态的思维去看待百姓利益与政府利益的关系。于是,在自我感受下,很多人坚信政府反对的东西才是好的,才是真理,政府支持的东西必定有内幕、有阴谋之类。
不过这种“禁书悖论”也不是绝对的,当被禁止的东西有可能涉及老百姓的自身人身安全时,往往结果就是老百姓“很听话”,甚至会“听过了头”。但是,这种“听话”并不意味着百姓自我感觉的权利和利益就和政府的不对立了,因为“听话”还存在一种潜台词:“我们怎么现在才知道?早干嘛去了?”“肯定是后台倒了/得罪了人了”。
就拿食品药品安全来说,当政府说某个食品或药品很安全或很有效,劝止人们去购买进口产品的时候。其实政府是禁止了两种行为,1、怀疑国产产品的质量;2、信任并购买进口/外国产品。人们的第一反应恐怕是“某些企业或利益相关人给发声明的官员输送了利益”,“砖家又在说胡话了”之类。但是,如果政府说的是某个食品或药品不安全,甚至有毒有害,那很可能除了该被点名的产品受到老百姓的排斥,其他同类产品都会受到牵连,一并被列入“有毒有害”的行列。理由是“其他厂家的产品只是目前没被查出来而已”。
而且,我认为,当被禁止的东西不是意识形态的,例如:言论、出版物、影视作品等时,这种“禁书悖论”在旁观者中的表现远大于在当事人之中。说了不该说的话的人往往会被迫离开他/她原本的政府管辖范围,或者被政府控制,他/她的反抗意识必定是很强烈的。但如果被禁止的对象是实物,是不合格产品时,当事人往往因为犯错在先而放弃反抗,或者反抗的意愿并不是很强。而对社会基础多种多样的旁观者,本身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对某一言论的接受度、理解度和反馈的观点会有较大的差异,这就决定了旁观者对待被禁止的言论的支持程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被禁止的实物,因为往往涉及健康和人身安全,这对不同社会基础的人差异不大,因此更容易引起全社会的一致反应。
所以,为了社会稳定和商业社会的自主平稳,政府或者有政府背景的人或许少说话或者低调点说话比较好。
想想,科普也是如此,越是希望人们接受科学知识,希望人们理解科学的思维方式,结果往往是人们越容易相信被禁止的谣言(谣言悖论?)。加上大部分人本身缺乏科学训练,甚至懒于思考,总希望所谓科学就应该是能够给出明确的,简单的,不变的答案的东西。例如吃肥肉是否有害,大多数人希望得到的答案是“有”或“没有”,而科学的答案却往往需要讨论食用量,食用人的健康情况,食用人的饮食结构等,而且这一答案还有可能随着新的研究进展和发现而发生变化。“复杂”起来后自然就没人买账了,反而觉得科学在耍人玩等。其实这也是科普的一个尴尬处境——只能聚集科学爱好者/从业者,而不能真正普及大众。
不过这种“禁书悖论”其实也是社会的多样性的必然结果,和有趣之处,也是推动社会发展、变革、多样化的内在动力。现在不都说跨学科合作往往更能够激发出科研灵感,更有利于推动新的发明和发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