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学文学创作

“护书”记

2021-05-14  本文已影响0人  墨淡花香

天气潮湿欲雨,有了夏天的味道。

忙里偷闲,辗转十几里,乘车半小时,跑到郊外的市图书馆。

依然是疫情期间的管理模式,进出门都要扫码,预约,取消,测体温...

事先在手机官网上检索过了,还有一本《明朝那些事儿》在馆,没想到真正到了图书馆,发现不止一本。

虽然版本不一样,破损程度也不同,但好歹能拼成一套,我的那套终于可以“保住”了,不禁窃喜。

前几天睡前聊天儿,聊到了明朝,我忽然想起了《明朝那些事儿》,孩子们居然都没看过,十分好奇。

我一时冲动,答应给她们带一本来看。

不成想,她们像当年的我一样,一读下来竟不能释卷。

她们看书的速度奇快,几天一本看完了,当我那本崭新的《明朝那些事儿1》在孩子们手中传阅时,我就开始心疼了。

照这样下去,我的书要面目全非了,想想她们有的吃着东西看书的样子,我无法忍受那哪怕一点点污渍留在书页上。

前两个看完的开始催我,说对第二本充满了期待。

孩子们说话还挺委婉,我无法拒绝呀。

就在我犹疑着要不要再买一套收藏时,突然灵光一现,图书馆里该有吧。

就这样马不停蹄,出一身臭汗,借书来还愿。既维护了我的私心,又满足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生活中的我没有洁癖,唯独对书有偏爱。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都希望它干干净净的。

以前买一本新书回来,都是要包上书皮来读的,唯有这样,放在桌上或者装进包里带去单位时,才放心。

在我的影响下,女儿上大学了课本还包书皮,令老师惊诧,继而对她印象深刻。

一个爱书的人,大概都多少有些“吝啬”吧。怕把书弄脏,怕把书弄丢,怕借出去的书回不来...

年轻时“吃过亏”,所以逐渐地对书越来越在意,控制欲也越强。

那时候喜欢台湾作家罗兰的小品集,就买了一套。后来被朋友的朋友借走了一本,许久没有还。

一直不好意思要,后来在她家发现了,居然写上了她的名字,让人哭笑不得。原来时间长了就忘了还,还以为是她的了。

鉴于这次教训,再有借书好久不还的,我就开口索要。

那个时候大家朋友之间相互借阅,是常有的事。

如此还是会有去无回,一本以白先勇为主的港台小说集,还是被朋友给弄丢了,那个版本是再也没有的了。

一次次的心疼,让我记住,再有朋友借书,如果是我特别喜欢的,我就咬咬牙再买一本送她。

一位同样爱书的朋友,比我“大方”,从网上有她觉得好的书,便一次购买好几本,送与我们几个。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赠人书籍,该是灵魂都会升华吧,我常为不能像这位朋友一样豪爽有爱而惭愧。

至此,还是小气鬼一枚。

但是我会感激愿意借我书看的人,我认为那不仅是慷慨,还有信任和尊重,所以我会加倍珍惜和爱护那些书籍。

对于不借我书的人,我也非常理解。

有一位我很崇拜的中医,去年刚搬迁到一个新的环境,宽大的屋子里整面墙都是书架和各类书籍。

言谈间,他给我建议了几本书,并把他书架上的拿出来翻给我看。我会错了意,开口谈借。

中医笑言,我的书从不外借。当时是有点尴尬,但瞬间就释然了,并为他的直率而佩服。

做自己没有错,爱书爱到从不外借,这个性该被尊重。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

由此看来,爱护书籍,怎样都不为过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