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诗文集飘洒的诗絮简兮经典诗集

飘洒的诗絮(八十五)

2019-06-09  本文已影响11人  诺鸫竹隐

 

飘洒的诗絮(八十五)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代: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注释

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

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东吴大帝,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生于公元182年(光和五年),卒于公元252年(太元二年)。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公元200年孙策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

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 刘裕(363年4月——422年6月),字德舆,小名寄奴,汉族,先祖是彭城人(今江苏徐州市),后来迁居到京口(江苏镇江市),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武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

“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领兵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元嘉:刘裕子刘义隆年号。草草:轻率。封狼居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霍去病远征匈奴,歼敌七万余,封狼居胥山而还。狼居胥山,在今蒙古境内。刘义隆知北伐统帅王玄谟有学霍去病之意,许之。结果大败。

赢得:剩得,落得。

烽火扬州路:指当年扬州路上,到处是金兵南侵的战火烽烟。

“四十三年”句:作者于1162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南归,到写该词时正好为四十三年。

佛(bì)狸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公元450年,他曾反击刘宋,两个月的时间里,兵锋南下,五路远征军分道并进,从黄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长江北岸。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祭祀时的鼓声。

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

飘洒的诗絮(八十五)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 辛弃疾当时已有六十六岁。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一次他来到京口北固亭,心中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佳作

        稼轩此词向被推为最具代表性的一首。首先是思想情感上,最集中地表达了辛弃疾身处其时的忧愤情怀。艺术上,辛词之深沉寥廓,亦现一端。

        读此词,有一个“结”,要解得明白,即是辛弃疾一贯主张北伐,收复中原,但绝不赞同好大喜功式的草率出兵。

        上片追念起于京口建立功业的孙权、刘裕。孙权坐镇江东,北向抗衡。刘裕北伐一战而复青州,再战而复关中,辛弃疾都深为仰慕。

        下片“元嘉草草"数句,针对韩侂胄正在策划的北伐行动。冒险轻敌,必然招致失败,结果反让佛狸饮马长江,血食至今。次年韩之败绩,果被弃疾不幸而言中。辛弃疾这年66岁了,篇末以廉颇自比,感叹被弃置不用。此词怀古抚今,以词论政,是其特色。词中提到几次南北战争,全是几万、几十万的大战,都不过用了三、四句。或正面铺张(金戈铁马),或反面衬托(仓惶北顾),或亲身经历(烽火扬州路),或借前代遗迹(佛狸祠)一一境界全出而色采各异,如一幕幕历史场景目前轮转…全词情调回旋起伏。上片怀念孙刘,惜时光流逝,而赞功业不灭;下片回顾历史创伤和个人境地一一热切的期待又转为无奈的悲愤。有人认为此词用典太多,但不要忘了题目:这是一首怀古词。怎能不涉众多史事?陈廷焯谓其“以浩气行之”,“不嫌其堆垛”,正评也。明代杨慎说这首《永遇乐》为稼轩词中第一,殆非虚语也。

飘洒的诗絮(八十五) 飘洒的诗絮(八十五)

  2018.6.9.己亥五月初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