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有文章娱小我
自从买了朱小棣的书之后,我就越来越喜欢他的文字了。
据他的个人介绍讲,他先后出版了《闲书闲话》、《地老天荒读书闲》、《闲读近乎勇》、《等闲识得书几卷》。
而我是在一位微信朋友手中先买下了后两本书,也才第一次知道了朱小棣这个人。
当我看完了《等闲识得书几卷》这本书之后,便喜欢上了他的文字风格。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在网上又购得他的另外两本书,也才获知他最先出版的《闲书闲话》已经买不到原版了。如果必要原版,则只能以高出原书几倍的价格在二手书网上购得旧书。
思索再三,我本以读书为乐,并非以收藏为本,于是便在网上以原价购得《闲书闲话》的翻印本。
《闲读近乎勇》和《等闲识得书几卷》一样,也是近60篇的文章集结而成的散文集,分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回首阑珊”、“大师背影”、“闲读拾偶”、“碎语闲言”。
在这本书的自序中,作者写道,他在看闲书的过程中,喜欢将自己的闲思遐想随手记下,慢慢地就集结成了文字,可谓“偶有文章娱小我”。
在此处,他专门说明这个佳句得自流沙河先生,并且也是在看闲书时看来的。而这句话的下半句是:独无兴趣见大人,这句话足以见得流沙河老先生的潇洒与清高。
在“回首阑珊”的内容中,第二篇就是《再访流沙河》。作者写道,他在数年前读到流沙河先生的《书鱼知小》,并将当时的一星半点儿感受记录在了《闲书闲话》里。
这次他读到的是老先生2009年出版的《晚窗偷读》。我也才明白所谓的“再访流沙河”是在书中访得。
作者对这本书的感受是“不光是书对胃口,主要还是人对口味”。然后,作者又一次引用了老先生的那副对联“偶有文章娱小我,独无兴趣见大人”。
文章中,作者引用了许多老先生的语句,并且着重讲了以第三人称打趣自己的文章《这家伙》。文章写得甚是有趣,在字里行间透着老先生的风趣幽默。
这家伙瘦得像一条老豇豆悬摇在秋风里。别可怜他,他精神好得很,一天到晚,信口雌黄,废话特多。
在这篇文章中,老先生还谈到了他对生死,也就是所谓到底是重于泰山还是轻于鸿毛的问题的看法。
这是老先生2009年出版的书。书中说自己“瘦得像一条老豇豆悬摇在秋风里”。可惜的是就在我看过这篇文章不久,也是在老先生打趣自己“精神好得很”的十年之后,老先生竟摇落在了冬风里。
这一定是朱小棣在写这篇文章时绝想不到的事,只是朱小棣引用老先生的一段话,如今看来,依然不过时。
老先生曾将庄子与儒学有一比较。“儒家同样讲德,在官方为仁政为亲民,在民间为孝悌为忠信,都是看得见的‘表现’,乃外德也。庄子讲‘内德’,内德必须‘不形’,看是看不见的,想表扬都无从下笔。笔下能够写具体的就不是内德了。儒家重功利,所以讲外德,看‘表现’。庄周讲内徳,倡‘不形’,对政治家而言,就是弄活了民生,搞好了国政,却又闹不明白是谁弄的是谁搞的,也就是无为而治了。”
如今,流沙河先生“已无兴趣见众生”。而我在朱小棣的文章中依然是“偶有文章娱小我”。我也希望在他的其他两本书中,继续有“娱小我”的文章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