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纱》——关于婚姻里的三点启示

2021-11-28  本文已影响0人  素锦之年

故事梗概

最近读了毛姆的《面纱》。

故事讲述了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英国女子凯蒂跟随丈夫瓦尔特来到香港,她为了排济无聊的婚姻,跟香港助理布政司查理-唐生发生了关系。当他们的奸情被丈夫瓦尔特发现了以后,瓦尔特给她两个选择:第一,只要唐生愿意离婚,并且在一周内提出跟凯蒂结婚的请求,他立刻就跟凯蒂离婚,成全他们;第二,他要带着凯蒂去瘟疫横行的湄潭府。

凯蒂一直幻想着离开瓦尔特,与唐生过上幸福的生活。当她兴冲冲地把这个决定告诉唐生的时候,唐生拒绝了她,而且他们闹得很不愉快。

当凯蒂带着对唐生的绝望,甚至带着必死的决心,跟着瓦尔特去湄潭府的时候,她在那里获得了新生。在疾病面前,爱情算什么,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事!她也重新认识到了她的丈夫瓦尔特,这个曾经她压根就看不上的男人,是修道院长眼中神一般的存在!她以为他们可以和解的时候,瓦尔特却因为感染上了瘟疫,不治而亡。

最后,凯蒂带着腹中的孩子回到了英国的家,她的母亲刚刚去世,这个一直把希望放在丈夫和女儿身上的妇人,终于不在对任何人提要求了。她期盼了半生的丈夫有了成就,但她却再也看不到了。凯蒂希望能跟父亲一起去新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她希望她腹中的孩子,不要在像她一样,只是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最重要的还是自已要独立!

合上书,发现即使发生在一百年前的故事,在今天看来,依然是很多启示。

一、不要把婚姻看成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道路

小说一开头就写了,凯蒂是一个很漂亮的女孩,而她的妹妹多丽丝则长相一般。从小,凯蒂就被她的母亲贾斯汀夫人寄予厚望,希望她能成为改变整个家族命运的人。而唯一能实现这一目标的行动就是嫁给一个好的丈夫。而多丽丝则没有这个烦恼,母亲只是希望她能嫁一个殷实点的人家,衣食无忧即可。

为了让凯蒂能结交更多的青年才俊,母亲为她每年都要在家里举办一次舞会。家里的条件也只能算得上是中产,所以每次的舞会开销这一项,母亲都是能省则省。刚开始,母亲还挺开心的,随着时间一年年过去,当凯蒂过了25岁,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丈夫的时候,母亲对她的失望和指责多过于期待。

这时瓦尔特恰好跟凯蒂提出了结婚的请求,希望带着她一起去香港生活。在凯蒂以往的追求者,瓦尔特并不算特别优秀的那种男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追求者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同往日相比了。而且这时妹妹多丽丝也要嫁给一个伯爵的儿子,为了不丢这份面子,凯蒂答应了瓦尔特的求婚,虽然她对他一点感情也没有。

凯蒂与瓦尔特的婚姻,像极了我们当下的某些女生现状,年轻的时候,选择机会多,但总觉得以后会有更好的,便不想过早的步入婚姻的殿堂。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可供选择的人越来越少,迫于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就草草地找一个人嫁了。殊不知,婚姻是需要建立共同语言的基础上,过于草率的婚姻只会为人生埋下不幸福的根源。

二、不要把婚外情看成是调剂婚姻的一味良药

跟随瓦尔特在香港生活的凯蒂是孤单的,丈夫的工作太忙了,她大部份时间都一个人待着。参加聚会认识了一起在香港工作的香港助理布政司查理-唐生,凯蒂一下便被他迷住了。

唐生满足了凯蒂对成功男人的一切幻想。他身份显赫,身材和容貌都保养得极好,虽然年过四十,但是看起来像二十五岁,他风趣幽默,爱好运动。

虽然他们各自都有着看不起不错的另一伴,但并不妨碍他们很快走到了一起。小说的第一个情节便是他们在偷情。

瓦尔特撞破了他们的奸情,但没有当场指出,他提的第一个要求,让唐生离婚娶凯蒂。他太了解唐生的为人了,但更重要的是应该让凯蒂去了解唐生。

凯蒂心存幻想的把请求告诉了唐生,结果当然是幻灭。

用现代的话来说,唐生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渣男”——

“呃,亲爱的,当一个男人爱上了你,他说的话是不能字字当真 。”

“一个男人深深地爱一个女人,并非意味着他就希望下半辈子和她共同度过。”

在唐生的眼里,凯蒂更像是一个调剂单调婚姻的甜品,可以偶尔加餐,但不能作为主菜。

在现实面前,唐生已经褪去了凯蒂之前给他笼罩过的那层面纱,他不再是一个成功的男人,不过是一个占了便宜而不想负责任的中年男人。

凯蒂内心始终向往着轰轰烈烈的爱情,而她不知道,婚姻更多的是细水长流,需要更多的是责任与担当。

三、征服自已的人是最强的人

去湄潭府生活,外在的条件是艰苦的。因为瘟疫,这里每天都有人死去。

在湄潭府,凯蒂认识了韦丁顿,他是一个长年工作在这里的海关职员,也是他们了解当地和外面世界的一个窗口;有出身法国名门的修道院长,宁愿放弃锦衣玉食的生活,来中国帮助这些贫苦的穷人;有圣约瑟姐妹,她们是院长的助手,单纯快乐。

通过他们,凯蒂重新认识了唐生,那是一个自私的男人,在他的世界里,他只会爱他自已;她也重新认识了瓦尔特,这个曾经在她眼里冰冷不善言语的男人,在这里就是“救世主”,他积极地抢救每一个伤病患者,甚至看到他比一般的女人还会安抚小孩。

凯蒂也加入了帮助当地人的队伍,她被安排去带孩子。她给孩子们洗衣做饭,教他们读书写字,带他们做游戏。忙碌的生活,让她忘掉了之前的不开心,很充实地享受着当下的生活。

修道院长对凯蒂说过一段话:“你知道,我亲爱的孩子,安宁,在工作中是找不到的,它也不在欢乐中,也不在这人世界上或者这所修道院中,它仅仅存在于人的灵魂里。”

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使湄潭府条件那么艰苦,却仍然有人愿意待在这里。因为在这里,每个人都能褪去脸上的面具,真实地活着。

如果是中国作家写的,估计就是瓦尔特和凯蒂两个人,共同经历了湄潭府这段苦难,双方冰释前嫌,开始了幸福的生活。可这是英国作家毛姆的小说,没有幸福的大结局。瓦尔特在瘟疫中死去,而凯蒂和唐生他们还活着。

对凯蒂而言,这段经历让她明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是痛苦的,什么都不如自已独立来得更好!

感言

在当今这个极度功利化的社会,读一些专业书籍,可以提升技能、升职加薪;读一些心灵鸡汤,可以安抚心灵、点亮人生。可我们为什么要读小说?我觉得小说,特别是经典的世界名著,是把当时作者的身边的一些人或事,通过一些艺术加工,表现出来。

《面纱》只是毛姆众多作品里的一部,通过阅读它,让我看到了一个女人的成长。也许,一本书能让人记住一句话就很不错了!

征服自已的人是最强的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