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与传统教学方式(1)

2020-03-08  本文已影响0人  多多爸

接触网课有几年了,而且是以不同的身份:作为观察者,较为详细地了解过可汗学院;作为教师,一直在使用Blackboard系统作为教学辅助,还通过在线视频的方式远程辅导过两个亲戚家的小孩,类似当下的直播网课;作为学生,在Coursera这种全功能网课平台上学过learning how to learn,也在B站上学过R和Matlab这种功能单一的视频课。有了上述经验,原本以为琢磨网课会比较容易,但在一开始竟然弄错了问题。当时我问的问题是:网课和传统授课有什么区别?现在回过头再想,这么提问的错误是下意识去假定传统授课方式优于网课,找区别也是隐含着让网课向传统课堂方式靠拢。当然,这个假定并无依据。

那么真正的问题又是什么呢?在这个时间点上,我自己可以接受的表达是,为取得最好的授课效果,我们需要哪些手段?这些手段当中,哪些传统方式可以提供(和无法提供),哪些网课可以提供(和无法提供)。这样提问,就不再预设某种教学方式更优,而是从教学本身的目的出发,更容易建立起来标准。当然关于“最好的授课效果”永远都会有争议,但沿着这个方向去想会走得比较远,而且找到大致原则可能要比得到准确答案更重要。对这个问题,受Learning how to learn启发,我的答案是好的教学手段要适应人类固有学习方式。不过,这一答案要想成立,还需要进一步解释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是固有的学习方式;第二,该方式为何“固有”,或者为何难以改变;第三,固有是否就代表最好。接下来依次回答这三个问题。

现在关于教学手段选择和应用的原则就很清楚了,就是逐个对照学习的各个过程,去审视课程、和课程资料是否能够适应或者加快上述过程,再根据审视的结果去调整和设计课程和课程资料。这里先举两个例子说明如何进行审视和设计。

让我把以后的任务说得更具体一些。第一,针对固有学习模式中的每个环节,去思考网课和传统教学方式各自的优势和劣势;第二,对于固有学习模式的每个环节,为达到最好的效果,假定自己拥有全部资源,应该怎么做;第三,审视可行资源,找到次优解决方案。

上述思考的结果主要受Learning how to learn启发(感激Barbara,她让人觉得世界很美好),这里想结合自己这些年的经验再多走一步。Learning how to learn的目的是教学生学习复杂的理工科知识,我称这类课程为工具型,教学追求的目标是掌握和熟练,促进重复和再现的教学手段很重要。但还有一类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考方式和打开眼界,可称为智慧型,这类课程多为文科课,重复和再现仍然重要,但已不再充分。后一个类型的课程教学我想多下点功夫。虽然理科生经常嘲笑文科生的科学知识不足,逻辑差,事实上理科生的优势基本上只在背景知识方面,思维方式方面几乎毫无优势,我经常半开玩笑地说理科生全是文盲。作为教师,面对这种学生年复一年被成批生产出来的事实,责任还是很难推卸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