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怎样把思想同自尊感融为一体《给教师的建议》65--67

2022-05-15  本文已影响0人  吉林付巍巍

通往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在于使知识、智力的丰富性成为学生个性的自我表现。从低年级就朝这个方向努力工作,低年级时就让学生认识到:每个学生都要对集体的智力生活做出自己的贡献。学生应当感到自己的知识、思想、技能是一种荣誉和尊严。【刚入学的那一天起,就应该让孩子们感受到他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对集体的一种贡献。每一次 学会一个新知,获得一项技能,都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和尊重。】

接下来,苏霍姆林斯基具体谈了他的做法。坚持长期的带领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发现,去研究,更要记录和保存。

一年级的时候,在春秋,两季带着孩子们早起去观察霞光初露。让孩子们把观察到的画下来,并配上最美的语言(引导孩子认真思考后再写)。让孩子们讲故事,童话并创编故事。在这一过程中,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善于思考和讲述是一种道德的尊严。(为了讲好故事,他们要进行提前的准备和练习,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克服困难努力前行的一种表现,理应受到赞扬获得尊重)

三四年级举办读书晚会,让孩子们讲述自己读过的书籍内容,朗读书籍,背诵诗歌和散文中的片段等。(当孩子走到台前,侃侃而谈为大家介绍自己读过的书籍,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都是满含深情的朗诵自己喜欢的诗歌或阅读中的精美段落,这本身对于他来说就是一种锻炼)。苏霍姆林刺激称:这是一种智慧和技巧的独特的竞赛活动。

从五年级开始让孩子们成为小老师,到学前班和一二年级去协助一年级的小同学进行诗歌创作和编写大自然的小习作,或者让他们指导低年级的孩子朗诵自己的作文和短诗。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会受到低年级孩子的认可和赞赏,从而获得自尊感。

在五六年级就可以指导低年级的孩子进行数学应用题的学习。

这些工作做的用意就是:让孩子体验到知识、智力生活是他的一种道德尊严。让他们知道不学无术,对书籍冷眼旁观是不道德的。


小结:从孩子入学开始就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知识、掌握本领能为自己带来荣誉和尊严。

儿童的年龄特点及学段的不同要求,引导孩子们走进自然,观察自然,发现自然,探索自然,用手中的笔描绘自然、记录自然。在阅读中增长智慧,并不断把自己读过的书籍分享给同学。在各种朗诵会、故事会图书交流会中获得智慧。当自己有能力时不但帮助班级内的同学,还去帮助低年级的孩子,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自尊感。

班级形成形成一种风气:使他们感受到不学无术,对书籍冷眼旁观是不道德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