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药大学健康养生专题中医养生

胃痛,5分钟告诉你病在哪里

2017-10-15  本文已影响30人  气虚子

公众号[2017]第1期

文:气虚子

图:气虚子

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黏膜脱垂、幽门螺杆菌、胃十二指肠溃疡、神经症、胃下垂、神经性呕吐、幽门梗阻、贲门痉挛、十二指肠雍积症、急性胆囊炎、弥漫性食管痉挛……西医给消化系统的疾病很多命名,而中医中医往往可将其中的几种归为一种病证论治,因存在相同症状。

中医定义的胃病的症状大概有9种。今天我们讲其中的一种……

先从基础开始,以便后续理解。

跑题了?No!

因为胃痛的概念,自战国到宋代之前,众多医家均与心痛混为一谈。甚至中医鼻祖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将胃痛只写为心下痛。

为什么?

胃(中医叫胃脘)和心脏相邻。胃痛大都在胃的上部近心窝处(如下图),故胃痛极易与心下痛混淆。

绿圈内白点部位叫“贲(bēn)门”,位于胃的顶端与食管相连,是食物亦是致病因素(中医叫外邪)进入到胃腑里的门户。外邪先至此处,故病发于此。

四个字:不通则痛

清代名医黄元御说: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人体内五脏六腑的气会走成一个圆圈,如下图。哪一条不这么走,哪个脏腑就会生病

看绿色箭头,胃气是下行的(胃以和降为顺)。当气机被堵住无法和降时,逐引发胃痛。

常见的胃痛有5种,分别是冷痛(往往剧痛)、胀痛(有些伴有胸闷)、灼痛、刺痛、和隐痛。

西医体系中的急性或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黏膜脱垂、贲门痉挛等等以胃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均可纳入这5种胃痛的对应病证中。

七种:食、寒、气、虫、火、痰和血。

食积:即积食

寒凝:胃里有寒凝结

气滞:来自其他脏腑的气堵住胃气和降

虫积:胃里长虫了

热郁:胃里生热郁结

痰饮:寒湿、湿热和痰饮,胃里水液停滞。

血瘀:胃里有瘀血。

这些都会导致胃气和降被阻而诱发胃痛。

冷酒冷饮、暴饮暴食、过食油腻、贪恋辛辣、熬夜夜宵以及情志抑郁等是导致这些因素的主因。

我们会采用医患对话加解说的方式来完成此次演绎。这里会用到中医辨证论治的一些方法和手段如下:

手段:望、闻、问、切

方法:虚实辨证寒热辨证气血辨证津液辨证

不懂无碍,演绎过程中将为详述。

开始……

我们继续……

那么,这样即可排除虚证了?

No!一个严谨的中医,必然反复求证。

至此,是否可排除虚证?

Not yet!(不要打我)

虚实往往并存(虚实夹杂)。我们用一个更牛逼的手段来进一步确诊……

脉诊在中医诊断上能给予强有力的证据支持,故至此可以考虑排除虚证,而把重点放至实证上。如图:

至此,综合上述“虚实辨证”和“寒热辨证”,得出什么结论?

实证,非寒非热。

上面提到,导致胃痛的病因有:气滞、寒凝、食积、热郁、湿阻和血瘀等。而非寒非热,可先排除寒凝、热郁二因。

虚证胃阴虚属于热证(阴虚火旺),胃阳虚(阳虚阴盛)属于寒证,再次验证排除。

至此剩下气滞、食积、湿阻和血瘀。如下图:

最后辨证气滞和湿阻……

舌诊其实是综合辨证。上述舌诊包含了寒热辨证和津液辨证。体内津液过多过少均会得病。津液辨证即辨证体内津液状况。

大家看到了,中医辨证论治是多线并进的,之前排除的病证,在舌诊中重拾并再次论证,以避免错误。

我们再来看那个圈圈。

看左边绿色箭头,肝气是从左边往上升的,象征自然界春生之气,所以五行里肝属木。

而胃气是从右边往下降的。胃以通降为顺,五行属土。

从生理上讲,肝和胃靠的很近。正常时,肝的疏泄功能可以促进脾胃的运化,脾胃的运化功能又有助于肝的疏泄。现在,肝气横走,拦截胃腑之气。肝气和胃气互堵又四处走窜。五行上这叫木(肝)克土(胃)。中医叫做木旺乘土。

就像下图一样。

肝主疏泄,喜欢生发、条达而不喜欢抑郁。肝气郁结疏泄失职,情志就出现郁闷,导致胸闷,爱叹气,或烦躁易怒;

肝气横逆,气滞于胃,胃气上逆,则表现为胃脘胀痛,痛至两胁,嗳气呕逆甚至呕吐。抑郁或者发怒的时候更痛。

通过嗳气(打嗝)和矢气(放屁)排出一些气体就会感觉疼痛减少;

气郁在胃中就会生热,胃里嘈杂,所以会出现胃酸上逆的吞酸症状。

肝气犯胃证常见于西医体系的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四个原因:

抑郁恼怒,肝气郁滞而横逆。

思虑忧愁,肝失疏泄。

寒邪内犯肝胃。

胃气先虚,肝气相对偏盛,乘之于脾胃。

治法:疏肝理气、解郁,和胃止痛。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柴胡疏肝丸(中成药)。

常用药:柴胡 香附 陈皮 川芎 枳壳 郁金 炙甘草 芍药(白芍)佛手

泛酸 加 煅瓦楞子

痛甚 加 川楝子

注:仅供参考,具体请咨询当地医生

关注气虚子公众号astj777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