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页投稿人生旅途中国传统文化

为什么我们要了解无为?

2018-08-21  本文已影响21人  奔的4

最近刚刚读完加拿大汉学家森舸澜写的《为与无为》一书,他在书中把中国先哲推崇的无为解释为“自如地作为”,是自然而然、毫不费力地做一件事。

一、为什么我们要了解无为?

森舸澜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无为做出最生动、准确描述的是“庖丁解牛”。

这个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了,故事大意是庖丁给梁惠王宰牛。他手摸的地方,肩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哗哗作响,刀子刺进去皮骨分离,也发出豁豁之声,仿佛这是一首合乎音律的屠牛进行曲。梁惠王于是惊叹道:“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

是啊,大部分中国人都有过下厨切排骨的经历,或手撕、或刀削、或锤击,一小块排骨要做到骨肉分离,非把自己弄出一身汗来不可。而庖丁呢,完全把“解牛”变成弹奏音乐般的美妙享受。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庖丁的回答是:“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因为不了解牛体结构,看见的是整头的牛,不知道从何处下手。练习三年之后,我见到的是牛的内部结构,哪里是关节?哪里有经络?从哪里下刀?需要用多大的力?全都心中有数。因此,现在的我用刀,会顺着牛的肌理结构,沿筋骨间的缝隙切割。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可是刀刃却很薄,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刀之时一定宽绰而有余。所以,我这把刀虽然已经用了十九年,解剖了几千头牛,但是还同新刀一样锋利。”

由此故事引申出来的含义是:人像是那把屠牛刀,牛身上的筋骨像是我们在生活中要面对的种种障碍,如果刀刃锋利且很薄,那么在切割游走时就不会碰到筋骨,就可以在缝隙间自由穿过。生活中的无为者是“以无厚入有间”,因而减少了被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所困扰与伤害的机率。

所以为什么我们要了解无为呢?因为,无为可以让我们游刃有余、活得更好。

二、大脑的热认知与冷认知影响我们达到无为

从庖丁的故事来看,是不是熟练就是无为呢?我曾经练过一段时间吉他,练习曲是那首民谣《小草》,经过反复练习,弹到后来我已能够很熟练地完成这段曲子了,但我知道我只是弹的比较准,我眼睛看着乐谱,手指紧张地配合着大脑的指令,这是没有灵魂的音乐。

什么是灵魂音乐?电影《海上钢琴师》里有一段主人公1900与爵士音乐创始人斗琴的场景,他弹了一首理论上来说不是一个人能弹出来的曲子《无穷动》,只见他闭目演奏、狂击琴键、运指如风、快如闪电,旁边的众人看得目瞪口呆、如痴如醉,他就这样酣畅淋漓地击败了对手。这时的1900没有看琴、没有读谱,完全是凭借感觉、下意识地进行弹奏,这才是进入无为状态的灵魂音乐!

我们可以用现代脑科学理论解释了这种无为状态。普林斯顿大学丹尼尔·卡尼曼教授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认为大脑是快与慢构成的双系统,在本书中森舸澜教授也引用了类似的理论:大脑是由热认知与冷认知构成的双系统。

热认知是快速的、自动的、无意识的,相当于“身体”或“潜意识”,其特点是不需要事先想好动作要领,就能自动完成;冷认知是慢速的、刻意的、有意识的,相当于“思想”或“意识”,它需要随时做判断,费时费力,但好处是可以面对外界信息做出及时调整。

上周单位培训时,老师要求学员们做一个小游戏,叫“坐坐站站”。就是老师说“坐”时,学员得站起来,说“站”时,学员要坐下。因为我们的热认知系统,把“站”这个词理解为站起来,“坐”理解为坐下去,因此在被要求听到“站”要坐下去这个反常要求时,我们的冷认知系统,即大脑的理智思考在此时进行了一个判断,于是大部分同事听到“站”时,身体不由自主地晃了一下,才坐下去。

我们再来做一个小实验,请你按顺序读出下面这五个词,

你肯定读得非常流利吧,你利用了快速的热认知系统完成操作,这就叫做熟练。现在我们换个玩法,请读出下面五个词,但不要读这个词的字面意思,而是读出它的字体颜色

当我读到第四个“红色”二字时,我楞了一下,你或许也是如此吧?因为它们的颜色跟读音相反,你的嘴读出红色,但你的大脑想到了刚开始的要求:读出字体的颜色。你通过慢速冷认知系统完成有意识地操作,一愣之后读出绿色,这就叫刻意。

这些认知变化能对应到我们的大脑,就是前扣带皮层、侧前叶皮层的不同反应的结果,这里就不再展开赘述了,我们知道认知分冷热就行。

由此我们重新认识一下无为,所谓无为,它是意识与潜意识,冷认知与热认知的完美结合,意识放开了身体,让身体及潜意识自由发挥,而同时意识又保持了高度的敏锐。

按照这个定义,我们在玩游戏玩到忘我之时也是如此啊,无需自控力,做事专注、高效,激烈战斗中无意识的神来之笔,快乐中忘记时间的流逝......这算不算无为?森舸澜提出一个标准,你做完这件事之后是感到很满足还是很空虚。打玩游戏的人估计很少有满足的,他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懊丧,会因为精力的耗费而疲惫,在现实世界中,他既没有满足生存需要,也没有获得自我实现,只有空虚,哪来满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