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条招聘后,该醒悟了!

2020-08-25  本文已影响0人  大佛聊互联网金融

     最近,个人朋友圈被一条公示的招聘信息刷屏了,如下图:

     杭州某地区招聘的公示信息里,清一色的顶尖高校——一大堆的清华、北大学生跑去报考GWY,或者体制内编制;包括像杭州XX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杭州YH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这样的国企。再一细看,学历大部分都是硕士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研究生,这些高学历的顶尖人才估计也是想通了,还是去考体制内的编制好啊。

     杭州是个好地方,尤其是余杭,阿里巴巴就在杭州的余杭,一个阿里巴巴,能带火太多的相关行业。

     考进体制内无非是为了稳定,尤其是像今年疫情期间,在很多私企上班的朋友或者是自己创业的朋友体会最深,而在体制内无论外面刮多大的风,下多大的雨,上头都有领导和组 织在给自己遮风挡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也能稳定的多,而且能在体制内工作的,绝大多数地方的人都比较认可。

     考进体制内后,越穷的地方,待遇不会太理想,但相比富裕一些的地方,比如像余杭那种,待遇就能理想的多,考不进GWY,考进个事业编制也好,考不进事业编,混个好点的国企也行,大学毕业后,分流了一部分人去读研和工作去了,然后剩下的去考GWY和事业编的人能稍微少一些,竞争压力也能小一些,尤其是一些相对偏一点、不太热门的岗位,竞争压力能更小。

     能真正拿出上学时候的干劲,应该不太难。

     另外一个,现在大学生太多,一个本科的文凭估计都太普通了,未来有条件的年轻人尽量还是要去读研,资质都差不多的人,首先看的就是学历,然后才是学校和专业,您看华为、腾讯、阿里那些龙头企业高薪从学校里面招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博士、硕士类,本科都招的少。

     学历、学校和专业,很大程度上就能注定了很多学子未来是否能迈进名企。

     刚毕业的人最好还是暂缓创业,别看上头鼓励去创业,尤其是像CCTV上面鼓吹的回农村致富,动不动就喊着大不了回家养猪发财致富的,真去干了的,绝大多数都是韭菜,现在社会已经越来越透明了,各个行业里面的垂直细分领域基本上都已经成熟和饱和了,没有丰富阅历和资本的人,盲目跑进去创业的,失败的几率太高,让那些已经在社会上积累一定资源和资本的人去创业,比如在体制内或者事业编制内积累了一定资本和社会阅历的人出来创业,成功的几率能稍微高一些,这估计也是图中的那群顶尖级高学历高智商的清华、北大的硕士生跑去考编制的主要原因吧,那些岗位的确也是很锻炼人,锻炼几年后,自己有想法,又有资本有干劲的,再出来创业或进入名企,都能有不少的优势。    

     这几年,个人经历过投资“匹凸匹”和政信后,我个人更希望身边有条件的年轻人还是尽量能考进GWY编制,或者考进事业编制,实在不行的混进一个好点国企也行啊,当然如果能进到非常优秀的上市公司或者像华为那样的公司也很好,绝大多数的私企都是很不稳定,有统计发现:很多中小微企业的平均寿命不超过3年,很多老板都是刚进去的时候抱着一腔热血,稍微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3年都熬不过就关门散人了。

     所以啊,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人还是觉得越稳定越好,年轻的时候还可以多折腾折腾,年龄越大后,就越折腾不动了。

     作者简介:乐山大佛,CHFP专业理财规划师,财经专栏作家。公众号:大佛聊互联网金融(ID:lsdf628)。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