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小知识】关于睡眠、梦、催眠
一、睡眠
人在睡眠中,意识既不是完全停止,也不是以同一方式在持续活动,其本身也经历一个小小的周期性变化。
睡眠过程的五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为过渡期,个体感到困倦、意识进人朦胧状态,通常持续1—7分钟,呼吸和心跳变慢,肌肉变松弛,体温下降,脑电波为频率较慢但振幅较大的α波。
(2)第二阶段为轻睡期,大约持续10-25分钟,这时出现频率更慢的θ(theta)波。
(3)第三、四阶段是沉睡期,以频率慢振幅极大的δ波为主。
(4)最后一个阶段:“快速眼动睡眠”,这时通过仪器可以观测到睡者的眼球有快速跳动现象,呼吸和心跳变得不规则,肌肉完全瘫痪,并且很难唤醒。
二、梦
梦是人在睡眠中尤其是在快速眼动睡眠时期神经系统活动的结果,梦也是一种心理活动,是意识的一个层面活动的结果。
梦的理论
1、精神分析的观点:梦是愿望的实现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和荣格等人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往潜意识最可靠的途径。或者说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或者愿望已改头换面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这些冲动和愿望主要是人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反应。
2、生理学观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
一定数量的刺激对维持脑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是有必要的。在睡眠时,由于刺激减少,神经系统会产生一些随机活动,梦则是我们的认知系统试图对这些随机活动进行解释,并赋予一定意义。梦的产生和个体以往的记忆和经历有关,可以从梦到内容中了解个人情绪,情感和关注的事件等信息。
3、认知观点:对知识检索、排序、整合 和巩固。
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储存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这些活动的一部分会进入意识,成为梦境。相关研究表明,对快速眼动睡眠的剥夺会导致对事件记忆力的下降,特别是那些带有感情色彩的世界。
三、催眠
(一)催眠状态
1、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2、这种恍惚的意识状态,是在一种特殊情境下,由催眠师诱导形成的。
(二) 受暗示性与催眠诱导
(1)一个人能否进入催眠状态,取决于其受暗示性的高低。
(2)人的受暗示性高低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
a.个体对催眠的态度以及对催眠者的信任感;
b.个体的身心条件与个性特点影响其受暗示性的高低。如:依赖、幻想
(三)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
1、感觉麻痹
2、感觉扭曲和幻觉
3、解除抑制
4、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
(四) 对催眠的解释
1、催眠是角色扮演
巴伯尔(1979)和斯潘诺斯(1986)等人提出,认为催眠产生于被试在催眠者的诱导下高度合作地扮演了另外一个角色。
2、催眠是意识的分离
希尔加德(1992)提出,认为意识有执行和监督功能;二者密切联系,催眠使二者分离;催眠状态下执行功能正常,监督功能失效。
所有人都是会做梦的,但是有些人醒来就不记得了,研究表明,在快速眼动阶段被叫醒的人,通常报告自己在做梦,而其他阶段醒来的人可能不记得自己做过梦。
你觉得自己好久没做梦了,其实是你醒来的时间不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