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中国CEO都逃不掉土味创业海报!
编辑 | 阿圈呐 授权:公路商店
(ID: zailushangzazhi)
几乎所有CEO第一次看见自己在创业海报上面的样子都声称想不起来拍照当天发生了什么。
创业圈比想象中更现实和折叠,CEO们的脸,一边用来谈判着数额好几个零的融资和生意,又一边被摄影师摆布着,以各种造型和姿势,印上一张张五毛特效的创业海报。
他们的头被沙丁鱼式的排版装进P图软件里,营造出了众多“创业大会”高朋满座的现场既视感。
这些大会的门票卖得比《复联》还贵,演讲者自己都不相信背好的台词,他们在台下不耐烦时骂的粗话才充满诚意,连指导带批判,和海报展现出的其乐融融的氛围十分冲突;
我有一个刚入职场的朋友,显然还没有如此甜蜜的困扰,但在好奇心驱使下百度了下自家老板的“肖像照”,这导致了他职业信仰的崩塌。
帕拉尼克在《隐形怪物》中也曾提到过一位妓女对“肖像照”的执迷。
“每当我在报纸上看到二十几岁的年轻女孩被绑架、强暴、抢夺财物并惨遭杀害的新闻,再看看头版照片里女孩子的笑脸──面对如此悲惨的重大犯罪,我的第一个直觉反应是:
一定要准备一些漂亮的半身照,免得哪一天我也被绑架奸杀时拿不出好照片。”
中国创业者们面对“悲惨的重大犯罪”的机会虽然不多,但泛滥的土味创业海报已经让创业公司的品牌总监深受其扰。
在网络上图片检索自家CEO名字,他们就需要不停地抑制住花钱删帖的冲动。
尽管所有CEO一律平等,但是有的CEO比其他CEO更加平等——对于更优秀的与会者,主办方往往还会推出私人定制海报。
像这种“在人物肖像后面加五分之四个圆圈”这一常用设计技巧,被广泛地应用在私人定制的创业海报设计中。有人认为该设计的艺术灵感是源自87版电视剧《西游记》中佛祖的造型。
肖像照80%都是来自公开渠道的拼贴与抓取。毕竟会务期事务繁杂,CEO都日程紧张,把他们一个个抓过来拍照再出海报,就像凑齐公路商店的员工在周一早上十点开个会一样困难。
一旦有机会拍照,为了最大程度地利用物料,被设计鬼才“捕获”的头像就会被镜面翻转放大缩小剪裁,实现重复利用率最大化。
越来越多的创业家们主动或被动地拥有了创业艺术照,一些仕途惨淡的职业生涯开端更是需要这种发光的装点。
对品味有点追求的CEO可能会陷入“转还是不转朋友圈”的哲思中,纠结程度不亚于一群连续加了一个星期班的苦逼运营在钉钉群里讨论去北戴河还是普吉岛团建。
所幸一般的CEO都只在意结果,不在乎过程。也许是出于实用,也许是出于礼节,也许是真的觉得威风又好看。
谁也不知道这些CEO办公室墙上会不会挂着仿真大师的油画,给你沏茶前,是不是要先聊几句茶文化,顺道盘一盘滑出袖口的佛珠手串。
他们订好了凌晨两点的闹钟,因为要准时发一条商圈大佬群聊天记录截图的朋友圈。你正要问他演讲上介绍的那本《卡拉马佐夫兄弟》怎么样,他却摆摆手和你讲起了禅。
表象上,这是一场创业大会还是武林大会,取决于街边印务店实习生的心情。
打开某宝,你会发现充分的市场竞争已经让这个行业的客单价降到冰点。2015年起,我国掀起“双创”热潮,随之而来的就是创业们的“开会热潮“,尤其从去年区块链峰会的井喷,直接引爆了“创业海报”设计市场的红海。
抠图作为“创业海报”设计者的基础技能,也几乎是唯一需要用到的技能。
从左至右,身高170cm、170cm、170cm、190cm
一张创业海报,背景、人物和浮在人物和背景上的免费字体构成了“设计金三角”,是指导万千淘宝设计师的“三层油漆”方法论。
这也就意味着,PS图层一旦超过三层,就会被项目方揶揄设计不够简约。
拍照姿势和表情并不能成为划分创业新贵的统一标准,但是年龄可以
多个不得志的设计师朋友向我们透露,创业海报风靡网络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如下几种原因:
1.穷。
2.很多印务店的学生都是学理工的,要啥审美?
3.有能力的设计师能在这个圈子混?
4.接地气有时还是很重要的。
5.平常工作就够累的了,一张海报而已,没必要吹毛求疵。
也没准有的CEO就是认真对待每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们在创业海报上精致的形象某种程度上能让自己时刻牢记自己还在赌局上,没被用户和资本抛弃。
这张现实主义风格十足的照片事实上也很适合做海报,它拍摄于创业者23岁的那年冬天,如今的他不一定最佳,但依旧毒舌
花一块钱,迅速变身业界楷模、知识灯塔,成本之低不亚于你在朋友圈里随处可见的咖啡馆木桌上摊开的那本村上春树。
如今,遣词造句修脸磨皮,全部可以交给乙方操办。配图能办到天马行空,不拘小节,文案显然越简单粗暴越好,句子不需要太有含金量,但要与照片逻辑紧密关联,必要时要因地制宜,突出主人公的优良品质。
设计师做一张创业海报有时候就像写一篇让整个编辑部都不想再看第二遍的广告文案,时间紧、任务急,自己不满意,甲方也觉得别扭。那还有谁会把它当作品呢?
不是每一个创业家的海报都需要配上文案,真正的大佬们早就能靠脸拯救世界人民于疾苦之中,他们的容貌被批量印刷生产,成为了热销品。
制作风格越朴素、简约越好。作为当代财神,大多数人只是关心张贴它们时的位置。
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讲究?
欧气指的就是有钱人和运气好的人所散发出来的气息。这家店,你买了马化腾、马云的海报,就能附赠一张雷军的,外加一管双面胶,拢共五块钱就能将中国梦贴在你家墙上,还包邮
能让人贴上墙的CEO两只手就能数过来,但在金字塔顶端以下,大多数创业CEO在海报上的形象和微商没有太大的区别。
安迪·沃霍尔曾经说,“艺术要与资本挂钩,因此要努力将艺术商业化。趋同的图案无疑能体现资本主义的魅力”。
半个多世纪后,中国海报设计师在创业家的助力下,无疑继承了波普艺术的衣钵。
当你把照片和文案交给设计师,却并不是因为自己非常想要一张海报,而是觉得自己应该拥有一张海报时,迎合与讨好的动机就产生了。
毕竟在这个时代,有时候是什么不重要,像什么才重要。这和我当年装点自己QQ空间时的心态差不多。
有时我在公交车上给老奶奶让完座就会想,我是真的想给她让座,还是觉得自己应该给她让座?
我也去放生过乌龟,模仿我的姨夫,先在龟背上刻几个字,再给龟脚系上绳,虔诚地看着它消失在水里。这和读着读着大冰语录刷着刷着牙就哭出来差不多。
创业者也是个分裂的群体。在冰冷的商业规则面前,情怀和理想主义有多廉价,自我感动就有多危险。
说到底,大多数人将自己的头像配上文案印在铜版纸上放大,这是一种类似于宗教号召力的偶像光环的最低成本获取捷径。
安迪·沃霍尔成名之后,有家公司特意找他的设计来提升品牌形象。他们不懂什么是波普艺术,没看过沃霍尔的任何作品,他们只想要光环。
“‘光环’是一种只有旁人才能看见的东西,而且他们只看见自己想看见的程度。一切全取决于他人的眼光。”
显然,这个令人失望的市场经济社会里,古典的审美是无法为你博来财富与喝彩的,但一堆能够甄别美丽的眼镜却是撒旦的基本工具。
能让你站在完全黑暗的荒原之中,依然只有发出光亮的独一无二。它绝不是人们所期望的那种哗众取宠。
固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标准,它反映了个人态度。但不能否认,仍有一种能让大众感到愉悦和和谐的形式存在于世。
一旦拥抱了这样的和谐,再洒脱的文艺青年,有朝一日戴上金丝眼镜的时候,也会露出精致的嘴脸和笑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