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长孙无忌便没有唐高宗李治,在立储上,李世民也很无奈

2022-01-18  本文已影响0人  恬然人生

长孙无忌,作为李世民的大舅哥,年轻时便跟随李世民打天下,备受信任,甚至被封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

在废立太子这件事上,对唐太宗影响甚大。

太子李承乾被废后,李世民一直在立储一事上犹豫不决,起初,李世民觉得李恪“类己”,一直想立李恪做太子。

但是在长孙无忌的建议下,李世民最终立李治做了太子。

仅过去几个月,李世民便对太子的表现非常不满意。

只因李治背后有长孙无忌和整个长孙家族的支持,所以并没有轻易废掉李治。

而是找长孙无忌商谈,想获得长孙无忌的支持。

李世民告诉长孙无忌,说:“公劝我立雉奴(李治小名),可雉奴仁弱,我怎能不为宗庙社稷担忧,该怎么办?!”。

李世民本以为自己的反问能让长孙无忌知难而退,转而支持自己立李恪做太子。

但谁知长孙无忌像是吃了呛药,不仅极力反对,而且把李治夸上了天,说太子如何仁厚,如何孝顺,自己妹妹长孙皇后活着的时候,多么喜爱这孩子等等

李世民恼羞成怒,直接挑明了,说到:“你反对立李恪,难道只是因为他不是你的外甥吗?!”

话已经说的很难听了,可无奈长孙无忌铁了心要保李治,李世民也只得作罢。

贞观十七年,李世民将他最心爱的儿子李恪叫到面前,语重心长地跟他说了这么一段话:

“汉武帝在去世前已经明确立刘弗陵为继承人,但燕王刘旦不服,私下里密谋造反,结果丞相霍光诛杀了他。作为臣子,这种历史教训不可不戒啊!”

李世民在谈话中,把长孙无忌比做西汉权臣霍光。

这是在告诫自己的爱子要吸取前车之鉴,避免杀身之祸。

可最终,历史上的这一幕还是重演了。

长孙无忌在李治即位后,借驸马都尉房遗爱和高阳公主谋反案,给李恪罗织罪名,处死了李恪。

懦弱的唐高宗李治也曾为李恪求情,说到:“吴王是朕的兄长,朕想代其一死,可否?”

但这一请求也被长孙无忌的人给驳回……

李世民最终依然选择李治做太子,一方面是因为有长孙无忌支持,可以避免政局动乱。

另一方面,或许李世民觉得李治仁弱,可以保全其他兄弟,避免兄弟相残的悲剧再次发生。

但谁曾想到,正是因为李治太过仁弱,却成了他人摆布的傀儡。兄弟相残的命运依然在李唐王朝延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