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有牢笼,到哪都是监狱
昨天,我删除了所有的关于行聚焦段聚焦的码字软件。从此决定,写东西只为敲下心声。
01
看了那么多电影,老实说,《肖申克的救赎》里面没有什么好看的特效,也没有让人舒适的镜头,有的只是某些人在生活中用力生活的故事。
但我就是喜欢这点。而且,这点已足够让其排行榜首了吧。
从银行副总裁到无期徒刑的囚犯,从一个正直真诚的公民到开始用各“段子手”,男主的世界观换了不少。
但唯一没改变的,是对自由的向往,以及,永远不失去希望。
即便被不断的被姐妹花骚扰,男主仍然不断的反抗最终摆脱那一切。
坚持不断给政府写信,直到拿到图书馆的公费。
当然,最出人意料的,还是他用小锤子,便挖通了通向自由的大门。跟别人不同的地方在于,别人以为一辈子都完成不了的事,他真花了十九年去做,然后,还做成了。
02
在某电,大部分Master的时间和精力,几乎都是花费在实验室里面的。不管是在实验室做科研也好,不管是在实验室里玩游戏也好。除了食堂、宿舍,也许就是实验室了。
也并不是学生不想出去。
问一句,出去,干嘛?能干嘛?
学校附近没有石墙,也没有警卫。但是,并不是没有这些障碍,囚犯们就会出去的。囚犯们即便出去,很可能会有布鲁克斯一样上吊的结局。
学生如此,工作亦然。
前几天和静姐聊天,作为小半个职霸的她,本可以外面做其想做的事,但最终还是听父母的,选择了某事业单位。然而进去才发现,这就是个“肖申克监狱”。
身边人自顾自活,稍稍举办个活动便被抢功。更让人心凉的是,她在前线卖力,居然有人在背后耍刀子。
静姐说,之前她这个职位上的那个人就是什么也不管,我现在是懂了,管个p呀。
我不禁想起瑞德的话:
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First you hate 'em, then you get used to 'em. Enough time passes, gets so you depend on them. That's institutionalized.”
03
这也才不过是刚开始。
而且,一定有很多像静姐一样的青年人,在刚进入职场社会,面临着相同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对静姐,作为后辈,我在这里想说,心若有牢笼,到哪都是监狱,别让你不喜欢的东西改变你。做好自己,坚持下去。
这份工作给你的意义,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上辈子人造的孽,不该由我们这辈人去还。上一辈人拉下的屎,也不该由我们去处理。
心若是牢笼,处处为牢笼,自由不在外面,而在于内心*There is something inside ,that they can't get to , that they can't touch. That's yours. *
因为有千万双学弟学妹的眼睛在期待着你的坚持。期待着有一天能和你一起去改变那个恶心的环境。
安迪的坚持,是瑞德最终没有上吊而是选择了活下去的希望。
你的坚持,也是千万后辈生在进入职场后能保持本真的希望。
坚持下去,哪怕你只有一个小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