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科普文章系列

一桶凉水,阴阳两隔!

2019-11-16  本文已影响0人  nbmike

最近一篇关于在炎炎夏日冲凉引起悲剧的“老”文章又频频在各家新闻媒体和朋友圈曝光和刷屏。

这是一个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丁亚辉在微博(@心内科丁亚辉)上记录的病例,而令人惊诧的是,这场悲剧的起因,仅仅是那位患者在炎炎夏日里,一桶想用来消暑的冷水。 

微博原文大意如下:

一名53岁的男性病人,既往身体健壮,“身体棒得可以打死老虎”,因为天气炎热,他把一桶冷水浇到了自己身上,冲了个澡。可是冲完澡后,他出现了持续性的胸痛,因为既往身体健康,以为是中暑了,就熬着没有去医院就诊。几小时后,因为出现了胸痛才赶去当地医院检查,被发现原来是大面积的心肌梗死。虽然紧急做了介入,用支架开通了完全堵塞的前降支,但是病情仍然逐渐恶化,血压开始降低,胸闷再次加重,进入多器官功能衰竭状态。无计可施之下,他被送到省人民医院,可是一下急救车,就发生了心脏骤停。急诊室的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开始了标准的心肺复苏,他们努力半个多小时后才勉强让患者恢复了心跳。可大面积的心肌梗死和长时间的心源性休克已经让患者身体进入了不可挽回的阶段,虽然使用了大剂量的强心和升压支持,最终患者还是无力回天。

回顾这场悲剧的开始,只是40小时前的一桶冷水!在炎热的夏天,我们的身体同样是火热的,突然进行冲凉,的确非常凉爽,可是突然的冷刺激会反射性的引起血管收缩,有时甚至会导致冠状动脉的收缩和痉挛。而如果原来有基础性的疾病,比如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里原有的斑块在血管收缩是发生破裂,破碎的斑块以及接下来形成的血栓脱落,会造成营养心肌的血管阻塞,最终发生相应血管部位的心肌急性梗死,危及生命。这种情况一般都发生在寒冷的冬天,但在这炎热的夏天也可以因为这一桶劈头盖脸的冷水发生。

逝者已矣,但前车可鉴。在炎炎夏日,洗冷水澡同样存在风险,我们应该避免突然的强冷刺激(比如突然用冷水浇身、快速吃喝冰镇冷饮或水果等),减少发生因为冷刺激引起血管收缩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如果有人或者你自己出现了以下症状,特别是存在超重、久坐、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时,就要怀疑发生了心肌梗死:

其一为胸痛。心梗胸痛多表现为心前区的“压榨感”,患者多描述成“巨石压在胸口”。同时因为心脏神经丰富而且和各支内脏神经有着丰富的突触交联,疼痛可以放射蔓延到肩膀、手臂、背部、颈部、下巴或腹部,甚至可以出现手指痛、牙痛、脚痛还有头痛。

其二是心梗最主要的伴随症状:大汗淋漓。普通心绞痛发作时,很少出现全身出汗;而当心肌梗死时,通常会伴有大汗淋漓,几分钟内可致全身湿透。如果环境不热,没有发烧,也没有剧烈活动或处于更年期,那毫无缘由地突然全身冒冷汗很可能就是心脏病发作。

还有一些其他的伴随症状:比如恶心、呕吐,憋闷、呼吸困难、头晕、疲劳感等。这些一般被认为是心梗后,心脏射血功能减弱引起血液循环不畅,造成的各脏器血液瘀滞和供氧不足的原因。

那么心梗后应该怎么做最好呢?

首先,确保环境安全;

然后,需要保持患者安静,立即就地休息,可以采取卧位,尽量不要让患者活动,以防止加重心脏负担。怎么舒服怎么来,假如患者觉得躺下舒服,那就躺下来;坐着舒服,那就坐着。如果没有严重出血、没有卒中表现和不对阿司匹林过敏,可以让患者嚼服阿司匹林300毫克。此时,不要随意服用其他药物,特别是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心梗时不仅无效,还会引起反作用。

最后,最重要的是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急性心梗患者绝不可以自己去医院,必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由医务人员就近送去有溶栓条件的设有胸痛中心的医院,而不是选择较远的大三甲医院。如果不及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很高,但实际上目前的医疗水平可以保证心肌梗死的治疗成功率高达95%,前提是要抓住心梗治疗的“黄金3小时”。

希望类似这样因为一桶冷水引起阴阳两隔的新闻少一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