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产品

拒绝撕逼,产品经理究竟应该以何种姿势和程序员谈需求?

2018-04-28  本文已影响41人  cr4fun

文/cr4fun

首先看一张图,这张图pm可能深有体会。

在互联网公司,大致分为3个岗种,即产品、技术、运营。

技术岗有个好处,就是可以很容易通过一个标准来确定你的能力和薪资。因此技术岗的同学从自身价值上来说,总体而言是稳步升值的。当然工作时技术岗可能不是很痛快,因为总是要不断地改需求。

所以,技术岗的同学可能总是很鄙视产品岗的同学。有些程序员面对改需求时,虽然嘴上不说,但是眼里却流露出一万匹草泥马咆哮而过的英姿飒爽。这些pm不知道?当然知道,可是没办法。

其实,pm的内心是痛苦的,也是纠结的。pm既要坚持,也要妥协。最终要和各方达成一致。然而最终这个达成“共识”的产品,却未必能体现出自己的水准。

相对于程序员跳槽时有技能的“标准”(掌握哪些技能,而非作品)可循,pm只能用作品说话。但可悲的是,大部分的pm都没有像样的作品。因此,在pm的金字塔结构中,大部分的pm都是垫底儿打酱油的。

所以,pm为了谋求发展,只能尽力打磨作品,把产品打造地更能体现出自己的水准。但正是这个目的,导致了pm和程序员无休止地撕逼。

对于程序员来讲,同一个需求,同样的功能,可以用jquery来实现,也可以用vue来实现。那么程序员就会选择用vue来实现。为什么?因为牛逼啊。会jquery才多少钱,会vue多少钱?这是不一样的。

但是对于pm来讲,就没有这样容易标榜的指标。会画原型图多少钱,会画脑图多少钱,不是这样的。会画不一定就值钱,不会画也不一定就不值钱。这是pm的不同之处。

而且衡量一个产品的成功与否,基本上是看总用户数与日活跃用户数。这里就不得不提及另一个岗位了,就是运营。

实际上pm不仅仅和技术这帮程序员们撕逼,也常常和运营的同学撕逼。

pm和技术撕逼,好像程序员是弱势群体,他们为了捍卫自己的生命,殊死抵抗新需求。而pm和运营撕逼,却也成了弱势群体,目的也在于殊死抵抗,你运营效果差,是你运营的事儿,这个黑锅,我们pm不背,别运营不行就说是产品差。

所以,这就叫做将心比心。因此回过头来,也就能明白,为什么程序员心中有怒火。

这个时候,每当谈论需求的时候,pm就应该在态度上进行自我反思。实际上,硬碰硬是没用的,pm无法碾压程序员的智商。所以,就要换个思路。这里说的并不是示弱,也不是妥协,而是如何在坚持中不伤别人的颜面与自尊。

pm实际上是一个引导员的身份,可以凭空制造两个更不符合程序员思路的需求。然后程序员肯定会选择一个适合程序员思维的需求。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公司招pm,都希望pm是技术出身的原因。

最后,给出一行字,可以印在体恤上当文化衫,不论是pm还是程序员,都适合。

“你,竟然叛变,做了pm!”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