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玉:清洁面部到底应该怎么做才正确
“清洁”更多的是“预防”,而不是“治疗”。
然而市面上还是有太多的谣言,用“清洁”或者“深层清洁”作为理由,给了用户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
本文就来说一说这些幻想,“清洁”为什么做不到,以及应该怎么办。
读大学的时候,听高晓松师兄的歌,现在只零星地记得碎片。
其中有一句,是“那些年少时不经意许下的愿”,不知道怎么印象深刻,大概在所有“骚柔”的句子里显得特立独行吧。我们大概都曾经夸下过海口,然而十年二十年以后,回头看只剩下壮志未酬。
嗯……扯远了,我们今天说的是一些其他的诺言,柜姐信誓旦旦,“深层清洁”可以帮你做到的,实际上一件都兑现不了。
美白和祛斑
先把这两个最不靠谱的说了。
清洁产品在脸部的停留时间,一般不超过两分钟。这点儿时间,就算是渗透的条件很好,活性物也没办法钻到皮肤里面去,何况此时满脸都是水,表面活性剂又正在进攻脸上的污物油脂。
这时候要是还有美白和祛斑的活性物,能够在一片嘈杂的战场中穿越火线,进入皮肤深层,那就真是见了鬼了。
这不是让老母鸡在搬家的院子里抱窝孵小鸡么?
不可能。
凡是看到“美白洗面奶”的名字,甭管多么大牌,你就笑笑好了——也许我孤陋寡闻,但是我真的想不到哪个技术可以让洗面奶美白的。
抗痘
“痘痘”是个太宽泛的命名,“痤疮样皮疹”的“痘痘”来自于敏感皮,“寻常痤疮”的“痘痘”可能是大油皮,而“玫瑰痤疮”和“脂溢性皮炎”也会让普通消费者觉得是“痘痘”。
我强烈建议,所有觉得自己有“痘痘”的朋友,先去医生那里确认一下自己是不是“寻常痤疮”——我见过太多得玫瑰痤疮的朋友,自己在家里用护肤品处理,越用越糟心的。
如果医生已经告诉我,的确是“寻常痤疮”呢?
(插一句,“痘痘”的问题我们会有一个专题讨论,这里我们就不详细展开了。)
清洁产品的抗痘,往往是加入了【水杨酸】或者是【BPO】。
在没有其他产品配合的前提下,单独靠清洁产品中的【水杨酸】,很难对“寻常痤疮”的罪魁祸首(“痤疮丙酸杆菌”)起到强烈的抑制作用——毕竟清洁产品停留的时间短。
建议先听从医生的意见,治疗之后,再考虑护肤品。
而【BPO】类的产品,往往是海淘的(跨境电商),可能你并不是特别知道如何使用,你可以带着问一下医生,到底能不能用,以及使用方法。
建议是类似的,治疗痊愈之后,再考虑护肤品。
清洁类的产品,对于“痘痘”主要是预防作用,不能“去除”——这也符合我们给“清洁”定下的大框架,更多的是“预防”,而非“治疗”。
抑菌
“清洗”似乎天然和“抗菌”联系——很多清洁产品都宣称自己能抑菌。
但是,“抑菌”真的合适么?
目前采用的“抑菌”或者“抗菌”活性物,比如【三氯生】,我觉得在医疗环境中使用更合适,普通的消费者并不需要把自己周遭都搞到无菌环境——很难做到,而且就算做到了,也对自己的健康不利。
对于皮肤的健康来说,实际上我们建议维持一个健康的皮肤表面菌群,让“有益菌”占主导,帮助皮肤抵御“有害菌”的侵袭。
(实际上,“有益菌”和“有害菌”也不是那么黑白分明。对于“痘痘”负有责任的“痤疮丙酸杆菌”,在有氧气存在时,其实对皮肤健康是无害的,甚至有利的——我们更不能乱开杀戒,用“抗菌剂”把这些细菌统统干掉了。)
所以,我并不建议大家用“抗菌”清洁产品。
当然,如果是医生要求使用的【BPO】类产品,或者是硫磺皂,那需要遵医嘱——医生面诊是最终的判断准则。
控油
“清洁”还会联系到“控油”上面。
实际上,强力清洁的确能够短暂地把面部油脂去除,但是这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属于“扬汤止沸”——把锅里的水舀出来再倒回去,好让水不沸腾。
如果“皮脂腺”没有收到减少分泌的信号,这种短暂的“控油”效果能维持多久呢?
几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都不到,很快又是油光满面了。
在未来“控油”的文章里,我们会提到几个重要的活性物,比如【烟酰胺】,【视黄醇】,而前面提到的【水杨酸】,都是能够“控制油脂分泌”的。
过度的清洗,只会造成“外油内干”(这个名字没有明确定义,我们会在“皮肤分类”那一章中会做明确说明,在这里大家可以照着字面意思理解)的局面,不会控制油脂。
所以,对于“控油洗面奶”,你也就笑笑吧。
去黑头
靠清洁来去黑头,没有不留后患的。
清洁面膜,或者撕拉面膜,都是强力去除的,会使皮肤本身失去弹性,甚至产生炎症。
同时,这种方法也只是换来了短暂的干净清爽,由于油脂分泌旺盛,黑头会很快再次出现。
而反复频繁使用这些方法,几乎一定会造成炎症,造成皮肤损伤,进而可能造成毛孔粗大和局部色斑等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