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传播学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

厉国刚:转发此帖,全年补脑,我试了,是真的

2018-02-19  本文已影响4人  微观大道

厉国刚:转发此帖,全年补脑,我试了,是真的

今年春节的微信朋友圈,流行起了转发祈福帖,一张佛像的图片,加上几句祝福的话,不少人都跟着转了。

其实,在我的记忆里,这种现象十多年前主要以电邮的形式出现。那时候还没有微信,电邮是很重要的传播方式。某一天,你打开邮箱,可能就会收到群发的或某位好友转发的一封电子邮件,说你是第×××位接收邮件的人,只要你转发,就可以让你自己或某位亲人消灾免难,得到怎样怎样的幸福。总之是一大段非常煽情感人的话,甚至还配有抒情好听的音乐,许多人看到这些就心动了。不过,它在最后还会再加上这样一些话:要是你不转,这邮件在你这里断了的话,就会倒八辈子的霉,亲人就会遇上什么不测之灾。看到最后,那些已经心动的,显然会赶紧行动起来,那些本来无动于衷的,这下很难按捺得住了,也跟着转发。

第一次看到这样的邮件,我多少有些小紧张,不知道该如何处置才好。后来,有了经验之后,一看到这类邮件的标题,我就赶紧一删了之了。

我不知道撰写、转发这类邮件的始作俑者,到底是怎么想的,是真的相信会有用,还是想搞个恶作剧?是得到了神明的启发,还是良心煎熬不得不这样做?很难揣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这样的人是心里阴暗的,他试图强迫大家转发,不然他就诅咒你。大家素不相识,何必如此苦苦相逼?(不过,微信祈福帖由于受文字篇幅影响,诅咒倒是没了,算是一大进步。)

在网络时代,信息传播范围变得很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网变得很复杂,这样的帖子被接龙传播,只要动动手指就行,很容易就扩散开来。继电子邮件之后,祈福帖在QQ、漂流瓶、微博、微信中继续变着花样在进行。祈福帖被大量转发,是一种类似病毒式营销的现象,一旦引爆之后,很多人会自动自发地参与传播。

当然,不会是所有的人都会这样做,这样做的人还是有一些性格和文化特质可寻的。转发祈福帖,我觉得可能是这样一些原因:

一是从众。不少人转发是随大流,没有细想,别人转,跟着转,反正就是点点手指的事情。

二是孝心。祈福帖大多是为家人而设,转发是为了公开表达自己的孝心或者亲情,不转体现不出来。

三是习俗的演变。祈福是传统的过年习俗,许多人在过年时会摆个祖宗神位,念念有词地祈福,如今不过是转移了阵地,换了个新的形式和面孔而已。

四是泛宗教化。佛教文化在中国有着很深的根基,这种做法是泛宗教化的一种体现。

五是迷信。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

六是愚昧。深信不疑,不可救药。

信息社会,有了网络,有了微信,有了很多高科技,讲起来大家都应该变得更加理性和智慧了,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各种社会现象以新的花样继续在出现,各种问题还在继续发酵。

过去,面对社会上的大事、小事,我总是在指望有个专家和权威能够出来解释一下,指点迷津,拨乱反正,开开脑洞,但是现在,却发现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梁启超、鲁迅之类的都是很遥远年代的人物了,而如今可以与他们相提并论的几乎没有,而在关键时会说上几句话的人也不多。崔永元,爱忧郁,韩寒,爱玩车,大V们都不爱说话了。因此,我举目四望,发现可以信赖的专家和权威已经难以寻觅。不过,我们总是依赖专家和权威,而不是自己独立思考,这与转发祈福帖又有何分别呢?

这个世界是由一个个你我这样的人组成的,大家都在舞台上,没有谁在前台,谁在后台之别,即便你只是发些掀不起多大浪花、起不了多大作用的豆腐干文字,说些无足轻重、没人爱听的话,但如果是出自你的内心,是你认真思考的结果,那就表明你在积极地参与,是值得肯定的。

不过,我在想,要是转发祈福帖,能够补脑就好了。例如,只要你关注“微信大观”,并转发此贴,就可以获得神明加持,全年补脑,脑力大增,脑洞大开。

那该有多好,该有多好啊!

(厉国刚 博士、副教授,微观大道 weiguandadao 公众号原创作品71)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