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城“龙”之说 (一)

2021-01-03  本文已影响0人  周老师的生活

      一说起“龙”大家并不陌生,平时随处可见,比如北京的故宫就有许许多多的龙凤雕刻,过去皇帝穿的龙袍就有龙的图案,还有现代许多企业、商家都会用龙做商标,龙年的挂历厂家会用龙做彩页。还有不少的孩子会画龙,不少家庭喜欢贴龙,不少地方以龙取地名、取人名。在小学课夲上也有龙的故事等等,“龙”真是无处不在、无所不有。龙由蛇身、驼头、鹿角、牛嘴、鱼鳞、凤尾、鹰爪、狮须、虎眼这九种动物拼接而成。它张牙舞爪、横空出世。它不但武艺高强,世上凶兽见了都瑟瑟发抖,还能呼风唤雨、为人间祛邪、避灾和祈福,号称百兽之王。封建时代龙是帝王的象征,富贵的荣耀,如今人们仍把龙视为吉祥物,象征着一种精神,一种民族的图腾,中国龙、咱们是龙的传人等等。逢年过节都要扎一条龙走村串户,企盼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传说很多很多年以前,地处桐庐县中西部结合的一个村庄叫郑城,这里曾出现过两条真龙,一条称之为白龙,一条称之为黑龙。白龙隐居在村南面的白杨湾,黑龙隐居在离村千米之遥的龙水湾,它们象是一对夫妻,恩爱有加,虽然相隔千米,但也时常会面、碰头,白天到滑石潭、清明堰沐浴嘻戏,享受阳光的温暖,夜晚在月光下谈情说爱,坚守在珠岭和谷岭两扇东西大门,以防外界入侵,确保郑城平安。

    明朝开国元勋、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刘伯温曾有描述郑城龙的诗作,他称颂“郑城是双龙独虎、十门九锁天子地”(据桐庐县志记载)一直流传至今。

    白杨湾这条白龙藏在山底石灰岩洞中,此山经过几十万年甚至千万年的风雨洗礼、沉积钙化,形成溶洞,是藏龙的好地方。洞中有一孔水流出,常年经久不息,水质清澈,冬暖夏凉。村里人常用这孔水浇灌农田、取水饮用(现在已将水源接到各家各户饮用)。传说洞内水源就是这条龙提供的,又称“龙水”。出口处有一洞孔,故把龙洞前面这片土地叫做“龙洞门口”。离龙洞不远有一条小溪,洞水不停地向小溪输送,交汇处形成了一个深潭,潭口有一座堰埧叫清明堰,奇怪的是每逢三伏大旱之年,只要把清明堰“作”一下(即用沙土垫高堰埧,使其埧内水位升高,将水拦入田中)三天内必有大雨来临,而且结果都能如愿以偿。以后每逢干旱之年人们都会去“作”清明堰祈求老天下雨,真的是灵光的很。人们都说这是龙的造化。村里人丁兴旺、风调雨顺、长命百岁、都是龙的功德。

    正月初二是龙的生日,不少老人会到龙洞门口点烛烧香就地跪拜,祈求平安。

    到了清朝末年,白杨湾石灰石被开采利用(烧石灰),百年以后表层坯石被挖空,偶有一次一个独如其来的炸药包突然暴炸,震得地动山摇,溪水倒流,岩石飞舞,鸡鸣狗叫,坯塔瞬间下沉四五十米,形成一个巨大的天坑,面积足有四千多平方米,从此洞毁龙亡。坯塔山矿石也停止开采。几年后人们发现龙骨陆陆续续从地下冒出来。

      隐居在龙水湾这条黑龙得知伴侣白龙不幸遇难,整天以泪洗面,伤心不已,不久便离开了郑城,临走时倾盆大雨、山洪暴发,它随洪水一路向外出走,时隐时现,象一根松木飘浮在水中。当黑龙来到里柴村口时,被正在河岸捞柴禾的培荣先生发现,便用铁耙去抓,谁知刚抓住树杆被一巨大水浪拍打,连人带耙一起跌入河中,他好不容易抓住树稍横跨树身,突然发现这不是树是条黑龙,他没有惊慌,却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询问黑龙:龙王爷您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黑龙感到很惊讶,心想:这位先生胆子可不小,这么危险的处境不断不怕死还这么镇定、这么热情有礼貌,一定不是等闲之辈,便开口回答了他的问题:先生不满你说,我是从郑城来到东海去,培荣先生接着问:您到东海去干什么?黑龙伤心地说“我想到东海安家落户,“为什么?”因为我家白龙老伴几个月前不幸遇难,我一人在郑城太冷清,一想起它心里就难受,我不想继续留在郑城”。培荣先生又问:你俩是什么时候来的,为什么会留在郑城?”,黑龙又接着说,我俩是奉玉帝之命,下凡间守护郑城这块“天子”宝地,保郑城人民平安、幸福,现在已经500多年了” ”那你去了东海以后还会再来吗”?黑龙说:我和郑城人有感情,以后每年的正月初二还会再来的,来看看他们,继续保佑他们平安。培荣先生听了连声称赞龙王爷,并且对它说:您俩在凡间为百姓做善事,人们一定会永记在心,您们的功德将流芳百世。永驻人间。黑龙听了心里乐滋滋的,频频点头。随后培荣先生和黑龙继续在水中瓢浮,嘴里还哼起了小调。走啊走……飘啊飘……,当他来到板头桥头时,有一位农妇发现了他,连声叫喊:培荣先生下来息一息,吃口饭再走,培荣先生说“不、今天没有时间了,我要送龙王爷落海”,黑龙听了满意的点点头、摇摇尾。就这样培荣先生一直跟着黑龙来到了杭州湾,看到大海就在眼前,便跟黑龙说:“龙王爷、大海到了,您自个儿去吧”黑龙再一次点点头,摇摇尾巴然后使劲一甩,把培荣先生拋到岸上,黑龙游走了,一直游到东海,它成了东海龙王。培荣先生自从送走了龙王之后也重回了老家,他逢人就说是东海龙王救了我的命。

      虽然郑城的两条龙不见了,但龙洞中的水照样长流不息,四周的山照样墨绿如黛。继续滋润着郑城的土地,养育着郑城的人民,今天大部分郑城原居民已分布在全省各地安家落户,创业发展。郑城由厚院村舍接管成为闻名全国的休闲旅游胜地,一批又一批新的郑城人成了这里的主人,感受郑城山好、水好、空气好的自然景观。郑城人虽然暂时离开了郑城,但大家想龙念龙的意志没变,龙腾虎跃、自强不息的精神没减,爱家惜乡的感情没忘,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龙子龙孙,为建设美丽幸福的新郑城而不懈奋斗着、努力着……

      村里有一位老人(曾在该村任教的老师)在龙洞门口种下了5颗水杉,已经40多年,如今树高20多米,树杆双人合围,在龙水的浇灌下,根深叶茂、茁壮成长。为纪念双龙他把水杉改名为龙杉。

      最近村里进行了高标准农堤升级改造,龙洞门口那条龙型堤坝工程增设了喷水池和巨大的观光石,再加上龙杉的雄姿把昔日的龙洞门口装点的更加耀眼亮丽,象似巨龙吐水、活龙活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