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3个成事方法,全职宝妈也可以影响他人创造美好人生
我的闺蜜,35岁,全职宝妈,记得去年暑假跟好久没见面的她偷空喝了两个小时的下午茶。
在闲聊的过程中,我发现向来很乐观很积极向上的她变得越来越喜欢抱怨了。
从抱怨老公周末只顾加班没时间陪家人,到孩子不愿意阅读,还以爸爸不看书为理由怼她,最后又抱怨她老公中年发福还不运动,这些事情让她很受打击,她觉得自己在家里说话没有分量,非常的失落,足足跟我说道了将近一个小时。
那几天我刚好在看周岭写的新书《认知驱动》,发现我闺蜜遇到的问题在这本书里都有答案。
作者在书中提到:想让对方听你的劝,最好的方式不是语言,而是你自己的变好,而且比现在好很多、比他好很多,那时你的话才有分量。因为更好的建议不是劝说,而是影响。
作为全职宝妈的闺蜜为什么会变成一个怨妇呢?
通过对她的观察与分析,发现她身上存在以下三点问题:
1.对自己以及家人的期待过高,太完美主义。
2.内心积压太多的不满,没有跟家人做及时的沟通。
3.没有自己的重心,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了家人身上。
当然,这些问题不止我闺蜜有,其他家庭也一样存在。
有的人被鸡毛蒜皮之事所困扰,每天家里鸡飞狗跳;而有的人会看到问题点,知道如何思考,从而找到解决办法。
知道了自己的问题点,那有什么办法解决呢?我们一起往下看。
如何让跟她一样的宝妈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 。
1.“写治百病”,用自己的双眼观察生活观察自己,用写疗愈自己。
作为全职宝妈,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肯定是数不胜数,每天都有各种烦心之事,时间久了,积压多了,内心自然会越来越脆弱,情绪也就随之而来。
面对自己无法跟旁人说道的情绪时,有什么解决办法吗?当然有,写下来。
想法是气体、语言是液体、文字是固体,因为它们分别对应着思维的不同秩序和深度。
就像我的闺蜜,对于老公无法陪家人的问题,她可以采用写的方式,把自己对老公的期待写下来,对于目前遇到的困难点写下来,以及自己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全部写下来,这个过程不用修改、不用检查,更不用管语法或句式对不对,只要放手去写就好了。
写完之后,记得问自己两个问题:
一是为什么会发生这个事?
二是我能从中汲取什么教训?
通过自问自答的书写,她发现会发生这个事情,其实是她自己起了比较之心,从而产生了不平衡感。而书写让她的情绪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冲,慢慢地恢复了理智。
书写的时候,可以让人在宣泄怒气的同时找到生活的意义,既能疗愈自己还能让自己看问题更加的清晰。
2.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变化影响身边人。
很多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就拿运动来说吧,看别人每天坚持运动,坚持朋友圈打卡,感觉挺容易的。
可事实上呢,自己开始尝试运动,做一天容易,做一个星期身体开始各种疼痛,两个星期身体和大脑都在反抗,能够坚持21天以上的,那是要跟自己的大脑以及身体不断博弈的过程。
养成一个习惯,有的人需要21天,有的人需要3个月,而我的闺蜜不相信运动会这么难,结果她大概用了100天才真正养成这个习惯。
通过这件事,她收获了一个新习惯,从而不再用嘴巴说教的形式给他人各种提议,而是觉得自己的行动胜过语言的力量,继续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大概4个月之后,也就是在我闺蜜养成运动习惯的时候,他的老公也加入了她的队伍,因为通过我闺蜜的坚持,他看到了运动给一个家庭带来的变化。
虽然做不到每个周末陪伴孩子爱人,但是一家子一起运动一个小时的时间还是能够抽出来的,他们一家也成为了他人羡慕的对象。
3.主动创造自己喜欢的家庭环境。
外在的环境你无法决定,可对于自己家庭的内在环境,你完全可以创造。
喜欢绘画,就在家里墙上挂上自己喜欢的绘画作品。
喜欢阅读,就买合适的书架摆上喜欢的书籍。
当然,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我的闺蜜不再要求她老公去做而达到影响孩子的目的。
她自己特意学习了居家摆设,然后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在孩子的房间,餐桌旁,客厅的茶几上,沙发边上等地方,摆上各种书籍,让孩子随手可触,在这样的环境里,即使不是很爱读书的家人也会时不时翻一本来看看。
同时,她自己只要有时间,就会拿起一本书开始看,眼见为实,看到妈妈看书,孩子自然觉得看书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也慢慢进入了阅读的状态。
总结:
查理.芒格说过:想要得到一样东西,最好的方法是让自己配得上它。想要幸福的家庭,那就拿出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创造。因为一家人在一起,相互陪伴,彼此欣赏,只有这样,才能有1+1+1>3,才能真正远离抱怨,拥抱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