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mroadDevOps配置管理

DevOps|从腾讯TEG CDC解散聊技术中台的价值和建设

2023-07-02  本文已影响0人  研发效能D_laofo

近日一则腾讯TEG CDC整个部门解散的消息在很多群里炸了锅,有的唱衰互联网行业,有的唉声叹气,还有的甩锅到 AGI 的发展。总体上来说,这个事情的确已经发生了,我想从组织架构和整体效能这两方面来分析下这次组织变化。

腾讯TEG CDC解散

6月28日,网传腾讯TEG CDC整体解散,人员涉及设计师、开发人员等,数百人规模。CDC是腾讯技术工程事业群TEG下属的一个中台化的设计支持部门,全称“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部”,2003年开始组建,CDC的初创成员唐沐、陈妍。CDC 负责了腾讯成立以来许多重要产品的体验设计:如QQ、QQ空间、QQ游戏、RTX、QQ电脑管家、QQ浏览器、QQ音乐、腾讯视频、腾讯地图、QQ拼音、SOSO、拍拍等等。多年来,CDC培养了上千名用户体验相关从业人员,现在,他们在多个行业、企业及岗位上担起重任。

聊聊中台部门的意义和价值

中台是一种体系/生态/方法论,解决顶层领域下各业务子域的高效协同和资源复用问题。中台源于何处未知,确实最早在阿里大中台小前台的策略下流行起来的,但是后来阿里又主动打破了中台,把技术下沉到了业务,这是后话。目前主流的中台定义和分类有如下四种:

中台建立初衷在于提效

其实,中台的想法在公司效率为王的时期是很好的。比如一款产品涉及A和B两个团队,A团队发展迅速但资源有限只有5名设计师,B团队需求稳定工作量小但有10名设计师。

存在的问题:

解决方法:

这样做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设计团队能力的问题,工作质量问题,也满足了业务发展的要求,公司整体效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这种中台实际上是一种资源型中台,作为一个资源池,主要提供人力输出到业务线,和上面的各种中台还是有很大不同。

大而僵化的中台整体效能低

随着资源型中台部门变大,逐渐的固化和僵化,对业务的价值贡献度也在降低。

渐渐地业务方更愿意使用少量的 HC 去招聘一些有经验的资深设计师,按照公司 CDC 的规范专门支持自己的业务。既满足了自己的需求,也解决了排期的问题,但长此以往 CDC的存在价值就更低。

资源型中台

整体上资源型中台的发展都会经历上面的过程,始于提效,终于效能差。除了设计师部门,下面的一些资源型中台也有这个问题:

专职和某业务对接的SRE
专职和某业务对接的QA
服务某个业务的运营
服务某个业务的客服
服务于一线的PMO

资源型中台建立的越多,沟通成本就越高,对业务的迟滞阻力就越大。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的人力规划、资源排期和业务目标。当各个团队的业务目标和自己的业务方不一致的时候矛盾就会展现。业务FTO/业务负责人就常会在这方面收到牵绊。

赋能型中台

上面说到的数据中台、技术中台、智能中台(算法中台)、业务中台,属于平台型、业务型,整体上来说通过屏蔽底层细节,建设平台和服务能力,支撑上游业务发展。虽然这些业务中台建立之初有大量的成本投入,整体上还是提效的,免去了很多人从前端到后端,从上层到下层所有东西自己都要动手写一遍,赋能属性是在的。至于能给业务点上几点天赋,这就要看建设方的功力和业务的诉求了。

本篇总结

整体上,我比较倾向于资源型中台打散下派业务线,赋能型中台保持短小精干长期聚焦。不要把资源型中台做大的同时,也不要把赋能型中台做没。这样做,对于公司来说整体效能是最高的,成本也是最节约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