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们的写作课》读书笔记
本书从不同的写作对象出发,推荐了多部大家名篇,涉及写作技巧和作者个人的感悟,主观性较强,核心观点是“好文笔是读出来的”。
图片来自网络1. 《除了灰绿红蓝,我们还能写出什么?》——颜色有许多种写法,无论是大块晕染,还是点状描绘,重要的在于设色,而非用词。
2. 《化“景语”为“情语”的四步法》——情景交融是写景的最高境界,但是在追求最高境界之前,首先要做的是精准地状物。在描写景色时,不必一味追求拟人手法,可以试着模仿古代植物学著作中的准确、简洁而蕴藉的说明文风。
3. 《各种普通食物最好吃的时刻》——写食物的大家有汪曾祺、王世襄等。
4. 《汪曾祺的“鸡教”与杨绛家的猫》——虚构作品中酌量添加萌物可以大大增加阅读趣味。但是在描写萌物时,切记避免如《斑羚飞渡》一样过度YY,那样就显得太过刻意和虚假了。文学之永恒价值,就在于不厌其烦地传达最细微的人类经验,令阅读者发出共鸣,且觉知道差异。而求同存异,正是造就和谐世界的关键。
5. 《真善——撕破孩童世界的隐讳》——有时我们写起小孩子常常会落入“真=善”的窠臼,忍不住“为幼者讳”。事实上,小孩子更多的是一种无理性的混沌感。从小孩子的角度感受世界,据此叙事,往往造成一种远近交错的暧昧氛围,令读者产生“既熟悉又陌生”的奇妙感觉。
6. 《千万别将外貌与性格过多联结》——小说里的外貌描写,最大的功能是抛出一点引子,让读者在此素材的基础上随着小说叙事的展开而一路脑补,塑造出一个属于他 / 她自己的貌与神和谐的人物形象。因此,外貌描写最好有一些倾向性,但又适可而止,留出足够空间。像外国小说中常见的“峻直的鼻梁显出他个性的坚毅”这种将外貌与性格联结的写法,以及话本小说中通通“眉如翠羽,肌似羊脂”的套话式写法都是不足取的。
7. 《张爱玲为什么从来不写美男子?》——美女要盘亮(脸蛋),帅哥看条顺(身材)。在写美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身材,突出线条、质感和力感,既可以直接描写,也可以侧面衬托。
8. 《如何写出韩国情色电影一样的唯美》——情色是小说的永恒主题之一,写作者既无须逢迎,也不该躲闪,人物关系的发展到了这一步,那就像对待任何重要场景一样,殚精竭虑地写好它就是了。关注是否贴合人物,关注是否推动情节,要是抱负再大些,就再关心美感的造成,想想如何令读者心灵沉醉一回。
9. 《像剥开一个珍美的橘子似的》——中国古代的文学长于抒情,但是更多的是一种类型化的情感,比如伤春悲秋,闺妇思远等,最情真意切的也就是一些悼亡的诗文了。倘若要表达更婉转曲折的心思、更精微复杂的感觉,语言资源明显不够用,因此形成了一种讲究意境的美学。五四运动之后,语言资源有了不小的丰富,因此文学家要做的是据此追求更精妙的笔法,而非倒行逆施,钟情于匮乏年代的莽文字。
10. 《天才笔下的标点不同凡响》——在对话中不能只使用逗号和句号,适当使用感叹号、问号、破折号、省略号有助于呈现对话的情感和语气。
11. 《出奇制胜,才能“惊”艳于人》——杜甫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死人不休。”后一句话在使用时常常偏离本意。“语不惊死人不休”是写作的追求,广义上可以理解为誓死以精准的,富有画面感、音乐感和新鲜感的文字惊艳于人,狭义上来说就是出奇制胜,通过出乎意料的妙趣来使人印象深刻。
12. 《善用比喻是一种基因突变》——文章中使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手法时第一忌讳生硬,即没有受到真实感觉的牵引,而仅仅为了给文字增加花样进行比喻。第二,比喻要妥帖,最好是新奇且有辨识度的。
13. 《菲茨杰拉德化平庸为神奇的法力》——写景的一个窍门是将景写为动态,具体可参考《了不起的盖茨比》。
14. 《“冷”心肠写不出“热”文章》——写文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情感的真实。只要对人性的共通之处,对人类的共情能力有基本的信任,你就可以确定:将自己真实而细微的情感流动记录下来,一定可以打动他人。古人常说:“立身先须谨慎,为文且须放荡。”写文章多数不是为说教,更多是为情感的表达与宣泄。哪怕是说教文字,也是融入了说教者真正的情感与体悟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15. 《高手对决,比的是情感浓度》——血书文学的四个层面为:苦痛,直面苦痛,追问挣扎,担荷罪恶。在其中任何一个层面挖掘的足够深,都可以成为一流的作者。在技巧方面,如果文字想令人动情,多伴需要借助音韵和节奏,以重复的句式造成语气的峻急,向读者排山倒海压过去。
16. 《“黄金时代”请你放下文艺范儿》
17. 《冯唐是如何毁在没有节制上的?》——冯唐行文的问题主要有三点,第一,语言聒噪无节制,情节枝蔓无节制,不懂得删繁就简。第二,有一种把性夸张到神圣神秘,又贬低到随意到信手拈来的倾向。第三,极不真诚,矫饰到底,不肯向读者袒露真实的自我。由此可以得知,作者想要进步,绝不能沉溺于自己的天才与经验,而应不断反省,及时纠偏,突破局限。
18. 《正确添加方言俗语的姿势》——语言有雅有俗,以雅语写俗事,或者反之,可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19. 《散文要“度尾”,小说多“煞尾”》——精妙的结尾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度尾”,如画舫笙歌,从远地来,过近地,又向远地去;“煞尾”如骏马收缰,忽然停住,寸步不移。后者更明朗,更具节奏感和戏剧感,多用于小说和戏剧当中,而前者多是悠长和感怀,通常用于散文中。
20. 《好一朵牡丹花,谁来接过去?》——好文笔要精准,富于新鲜感、画面感和音乐感。在刘文典的著名掌故中提到写文章的关键在于“观世音菩萨”。观是观察生活,世是明白世故人情,音是讲究音韵,菩萨是指要有救苦救难关爱众生的菩萨心肠。其中涉及到写作技巧的只有“音”,由此可见音韵的重要性。而提高文章音乐性的最佳途径就是阅读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比现代更加凝练,要是具备了一定的古代文学涵养,写作时就可以在凝练的古语与洋洋洒洒的今文之间做灵活的切换,从而自由调节句子长短,掌握节奏。
21. 《你为什么不必读翻译文学?》——翻译是一个很好的提升文笔的方法,在翻译的过程中,既能细细体味别国语言的特点和长处,又能训练快速而精准组织语言的能力。
22. 《语言的杂交,掌握得好就是创意》——严歌苓的作品的三个特点:第一,动词的活用,将属于动物的给植物,属于非生物的给生物,等等。第二,有画面感。在大的场景上有色彩和浓淡,有线条和造型,在细节上则是电影式的,由外而内的写法。第三,中英互文,将英文的表达融入到中文中。
23. 《先模仿艺术,再模仿生活》——人们一向以为“艺术模仿生活”,实际上艺术首要模仿的是艺术,而非触目可见的生活。因此,阅读有益的、优秀的作品才能提升写作能力,阅读二流乃至三流作品只会让自身陷入桎梏。
24. 《与安妮宝贝相比,莫言差在哪里?》
25. 《所有的写作,都是为了被阅读》——所有的文章想要被阅读,至少要做到以下“四有”的其中一条。第一,有趣。有趣是硬通货,各层次写作者都深谙此道,最好将读者视为情人,才有趣地起来。第二,有用。这是互动式文章写作大势下今后文章的主流之一。第三,有料。有真实的见闻经理,有不在其位、不临其境,任何人都编造不出来的细节。第四,有力。分为审美的力度和情感的力度。前者是一种可以学习的技艺,后者是写作者的宝库。
26. 《我们不能拥有才华,而是才华将我们用作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