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vs粮食

2021-12-12  本文已影响0人  小草莓2017

      周五下午参加了高新区心理种子教师研训营第一期培训。

      教研室的尊利老师用心周到,不仅请到了洛阳师范学院的应用心理学系主任毛艳霞老师,而且还为我们准备了专业的精神食粮(三本书)。   

      一下午的培训,收获很大。 从体验到觉察,从观察到思考,毛老师的体验式课堂让大家在活动中通过现象看本质,在提问中引发思考,在思索中追根溯源,探寻问题背后的答案。   

      作为教师我们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无论是表扬批评还是讲道理进行思想教育,大多数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传递给孩子们多是命令式的语言,这样的语言我们自认为是为孩子们好,但是在孩子们的角度,他们既感受不到尊重,也感觉不到我们的关心和爱,所以效果就大打折扣。而启发式的语言,则会让我们看到期望的效果,语言模式的不同带给对方的感受就会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也会不一样。改变语言模式,就会改变心境,更会改变孩子的行为。

      课上毛老师针对表扬和鼓励的体验,让我们再一次对表扬和鼓励有了全新的认知。毛老师指出:表扬像糖果,偶尔的吃一下会很开心,可是吃太多了就会腻。但是鼓励是粮食,他们每天都需要,鼓励能够让他们生出内在的力量。形象的比喻,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语言魅力。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语言模式,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所以作为家长作为老师面对孩子和学生时一定要学会多鼓励、少表扬。表扬和鼓励会产生不同的对于自我价值感的影响。如果你常常对孩子表扬,他就会觉得只有当别人认可的时候,自己才是有价值的。而鼓励则是我不需要别人的认可,我也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孩子会变得自信有力量,行为也会随之而改变。而描述式,感谢式和赋能式的鼓励才是科学而有效的,只有方法对了,才会事半功倍。

        学无止境,当我们遇到问题无法解决是,就是在提醒我们该学习该充电该提升了。只有不断的学习科学的方法,专家的智慧,在内化于心的同时外化于行,才能让改变真的发生。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无论是我们自己还是孩子和学生,糖果和粮食都要有,只有两者完美得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产生更多的力量,达到期望的效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